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785篇
劳动科学   260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163篇
人口学   237篇
丛书文集   1820篇
理论方法论   400篇
综合类   3697篇
社会学   703篇
统计学   143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804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试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的内涵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搞清楚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确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结果公平的分配范式.在分配中,防止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2.
佚名 《职业时空》2005,(13):22-23
安利的名气大,很有诱惑力,很多人因为想翻身,改变命运才来做安利,可有的人做了三四年之后,为什么不做了呢?是看不到希望,没有收入或收入不足以应付开支,眼看着耗不起,嘴里喊着安利万岁,心里盘算着最好还是找个工作,先让生活有保证,不能饿着肚子做安利。我作为一名老安利,对曾经饱尝的酸甜苦辣有很多感想。  相似文献   
43.
本文浅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4.
中国城镇消费的二次支出系统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需求分析中常用到线性支出系统 ,但由于线性支出系统假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变 ,而实际上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对同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主要利用二次支出系统来估计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以克服这种局限性 ,从而深入地探讨了需求与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河南省农户的消费倾向明显偏低,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其主要原因是不稳定的预期收入、农业市场风险、气候因素、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问题等。在针对这个现象的实证分析后,提出的具体建议是: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必要和良好的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及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46.
早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瑞士著名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就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概念,并探讨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以“恒久性收入假说”论证了长期货币需求是大体稳定的。在我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将通过融资方式来具体分析我国的货币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47.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呈扩大态势。但是,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而导致的贫富差别并不等于两极分化,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当务之急是要对收入过高和过低的两头进行必要的调控,重点是解决贫困问题,将低收入层的收入水平升上去。同时利用国家的财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48.
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重大的经济热点问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的程度到底怎样?未来的变动趋势又是如何?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同时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引起这些情况的原因和提出了有效抑制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50.
认为新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转移 ,迫使职工参与生产获得收入的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动 ,因而在对单一劳动收入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探讨了劳动与资本并存的拥有财富的收入途径 ,提出了建立我国职工收入的新结构 ,并分析了双因素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