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1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土地利用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和非理性因素.以往单纯理性、确定性和刚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而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在强调避免或利用规划中非理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规划应是一种动态、协调的思想,强调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土地利用规划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的研究补充完善了规划的理性、确定性和刚性理论,有利于规划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城郊农地休闲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和社会休闲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成为国家支撑新农村建设、振兴农村经济、协调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农地休闲利用,特别是城郊农地的休闲利用成为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我国农地休闲利用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概念、类型和模式,但也正面临农地用途转变、获取途径、经营方式、生态保护、利益分配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必须从制度、管理、规划和技术等四个方面寻找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城郊休闲农地的合理、高效、有序、健康利用,以保障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部地价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外部经济理论,研究土地理论收益价格和外部价格的构成、外部地价的内涵以及解决原则与具体措施,从而提出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深化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外部地价论,以解释土地市场失灵的原因并为解决外部地价所带来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的评价及决策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文章把能值理论与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评价二者紧密结合,并对现阶段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土壤能值的损失未计入能值分析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能值产出/投入、能值密度、土地环境负载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评价.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均为BP网络模型方案.文章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杭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厘清规划与市场在土地资源一级配置中的关系,从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入手,构建了制度成本的比较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制度管理土地资源一级配置的绩效。研究表明:与一般性资源相比,土地资源具有高外部性、不可逆性、异质性和用途专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完全的市场制、庇古逻辑和科斯逻辑因制度成本过大而失效;土地资源一级配置应该由规划制度来管理,它本质上是层级制、市场制和网状制等不同治理结构的结合,规划和市场并不是不可相容的对立面。为解决当前规划失效的困境,应当减少和优化层级制的作用,加强市场制和网状制的作用,约束政府干预、实行弹性规划和加强公众参与成为制度改进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村土地管理适应WTO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 ,如何提高其抵御WTO所带来的各种冲击的能力 ,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对WTO不适应性的基础上 ,提出适应WTO的农村土地管理原则及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8.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72,自引:1,他引:172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 ,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 ,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一、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 ①,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县市域总体规划具有典型的公共管理特点 ,鉴于我国发展阶段的不同 ,其主导职能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 ,从公共管理视阈审视 ,制约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根源是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主要是权利博弈下地方主义与机会主义主导的纵向竞争、横向竞争过度引致的负反馈效应 ,以及内部竞争中多元利益主体对空间利益的争夺。针对“利益冲突”问题 ,当前县市域规划应以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为理念基点 ,采取以下对策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重构规划价值体系 ;重构规划编制体系 ,以协调纵向利益 ;整合区域战略资源 ,以协调横向利益 ;建立全域空间分区及管制的约束机制 ;优化公共物品的供给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生态足迹与土地利用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阳市1992~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该市11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生态足迹基础上,结合系统信息熵原理,研究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状况。结果表明:(1)贵阳市生态足迹消费从1992年的0.7386公顷/人增加到2002年的1.9352公顷/人,增加了1.62倍,而土地生态供给能力基本稳定;(2)生态足迹消费大于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赤字水平由1992年的0.3806公顷/人上升到了2002年的1.6062公顷/人,区域内土地利用处于非持续性状态;(3)土地生态系统和消费系统总体上有向稳定性方向发展的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后对理论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贵阳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