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沈从文小说《边城》在内容上通过一个翠色的悲剧表现了湘西一带古朴的民风民俗,讴歌了普通劳动人民伟大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在艺术上体现出一种清新隽永的田园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强调电影应该电影化。什么是电影化?邵牧君同志指出“‘电影化’的基本涵义就是对蒙太奇这一为电影所独有的表达手段的运用。”孟森辉也指出:“电影是一种以镜头为‘语言’,按照蒙太奇的方法组成的、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 本文仅以镜头的处理为例,对《老井》的电影化问题作以粗浅的分析和论述。 导演说,他“不想把《老井》造成一个催泪弹,而是想引发观众的思考。”正是出于对  相似文献   
13.
感性认知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发散性思维是学生素质的体现和检验;理性思辨是学生能力升华的标志。基于以上认识,电影课通过科学地、有步骤地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了电影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宋桂珍 《学术交流》2006,(2):168-170
《呐喊》、《彷徨》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他的妇女观。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同时,也以“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希望她们能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宋桂珍  鹿琳 《学术交流》2005,(4):158-161
<呐喊>、<彷徨>塑造了一系列男性形象,不论他们的身份、地位、知识、素养及个性气质如何不同,但他们骨子里已被男权文化所浸染,他们所秉承的都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以男性独尊的他者眼光傲视女性、评判女性甚至欺压女性、残害女性.对此,鲁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从而体现了自己的男权颠覆意识.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从第七章起,用三章写阿Q的“革命”问题。于是,怎样看阿Q的革命,他的思想性格前后是否一致,便成了众说纷纭的问题。一九二六年,郑振铎就提出疑问:“象阿Q那样一个人,终于要做起革命党来,终于受到那样大团圆的结局,似乎连作者他自己在最初写作时也是料不到的。至少在人格上似乎是两个(见《文学周报》二五一期)。”郑振铎将阿Q的“革命”完全理解成了正面意义上的革命,这完全误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7.
中文系在文艺理论课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使学员受到了深刻的路线教育。同时,学员结合专业学习,写出了评论文章,这里发表的就是其中的几篇。  相似文献   
18.
希腊的存在论哲学确立了知识论与人生论的统一模式,它以知识论为显性表现,而人生论则隐于知识论之中.从静态看,知识承诺着价值;从动态看,追求知识的行为就是追求价值的意义行为.其趋向不是知识的功利性,而是知识的人本性.这种知识境域在科学主义文化大行其势却又困难重重的今天,无疑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天塔>凸显出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与困惑,映现出人们心中的障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影片的创作意图在于呼唤交流、沟通和理解,希望人类能真正建起一座心灵的通天塔,把握血脉,抚平创伤,传通天籁,开启心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往事>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物的心灵历程,艺术手法新颖独特,是对美国传统犯罪片的革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