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技术创新与产权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保护了人们创新租金不致耗散 ,提供了创新的激励。另一方面 ,为人们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机会 ,促进了技术的传播与运用。但能否利用这些机会 ,既取决于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其他制度安排 ,也取决于人们利用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实际上就是这种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系统内部知识的流动 ,是否具有学习效率。出于这样的理解 ,本文从技术劳动市场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的制度安排和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制度安排三个角度比较了美日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及其学习效率。文章认为美国的创新系统更有利于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更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 ;前者更有利于自主创新 ,后者更有利于模仿创新 ,或在一定技术轨道上的创新 ;前者有利于创新企业的诞生 ,后者则存在着不利于新企业诞生的制度安排。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构 ,要汲取两者之长。具体地说 ,就是针对不同的创新目标 ,构建二元化的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3.
要使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运用,并取得成功,化为第一生产力,离不开人的中介。在这方面,企业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使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试图在科技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从一个侧面阐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困难所在。一、技术进步的机遇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1.技术进步的机遇技术进步的机遇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常规的技术进步机遇和激进的技术进步机遇。  相似文献   
14.
自我意识的提高、觉醒始终伴随着科学与哲学的每一个进步。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嘱咐,到今天相对论、量子论中的哲学问题,无一不敦促人们去捕捉自我意识这个精灵。本文试图从自我意识的历史形态、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及其联系,以及自我意识在认识与实践中的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自我意识的题中之义,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或者从存在论角度,具体地分析实践的结构、功能,研究人类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来改造世界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要研究的实践.一是从精神活动,或者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具体地分析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人类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来理论地把握世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就是能动的认识论所要研究的实践.更一般地说.前者是哲学本体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后者则是认识论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认为,投资的动力主要源于投资者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从而引发对技术创新与更新机器设备的投资竞争。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剩余价值,但折旧基金与居民收入也是重要来源,投资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与货币资本相对应的剩余产品的有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投资产品的价值能否实现。投资的增长与制度创新息息相关,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长,制度特别是企业制度会发生变迁,原因是新制度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投资的进一步增长。要解决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约束,关键是要启动企业的投资。而马克思的投资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得出了两点 基本评价:一是多重复合的改革路径显示了市场化改革的“先退后进”、“先易后难”、体制外改革先 行的渐进性质;二是指出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尽管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但也带来了利益刚性自我 强化、恶性循环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目前的改革应摆脱放权让利的思路。深入到构建新的经济体 制框架。依靠制度给经济活动提供持久的激励。同时,构建有约束力的意识形态.以克服对改革路径的偏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细分,探讨其在区域内的不同组合以及相应知识溢出的作用途径,有助于从"效率"的角度理解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存在三种特定的产业集聚组合,这种产业集聚格局带来了显著正向的MAR溢出和不显著为负的Jacobs溢出;"技术池"和"吸收能力"则是长三角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两个重要途径。因此,要根据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城市的位势,采取差别化和有层次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此为基础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制度缺陷:从外部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 的关系来看,一是合伙制没有得到实行,风险投资的运作行政化;二是融资制度缺乏选择机 制;三是分配制度缺乏激励风险投资家的机制;从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的关系来看,一是 风险投资家不能为风险企业提供增殖服务,从而出现事实上对风险企业的逆向选择;二是风 险投资家难以介入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加上作为代理人的风险投资家的偷懒行为,难以防 范所投资企业的道德风险;从风险投资的制度环境来看,一是退出渠道不畅,使风险投资望 而却步;二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投资人利益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生态要素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建“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系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对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将沿着创新驱动、政府转型和公众参与等路径以及各影响路径的交互作用实现。来自多元主体动力源的互动,不仅为引领新常态提供动力,也构成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