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绿色食品供应链下游主体和谐合作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间接渠道模式为例,通过构建模型,说明绿色食品供应链下游的生产加工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稳定两者合作关系的必要条件是确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即要使得合作后生产加工商与零售商各自获得的利润均大于未合作时各自获得的最大利润,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食品供应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本文从如何评价学生成才着手,倡导“学习道德是快乐的,做有道德的人是幸福的”理念,并就提高教师素质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交易效率与农产品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继而获得比较利益的关键:交易效率因子。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易效率不高的成因以及对竞争优势的制约,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农产品出口促进服务;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组织化程度;发展电子商务等提高交易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广东、山东、湖南、河南和四川五省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从现实状态来看还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湖南省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都是最强的。这一研究分析启示:要提高中国农产品,尤其是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应深化分工水平、加快产业转移,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和加强政府引导、确保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指出,蒙城方言谚语内容丰富,同时非常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追求语音上的音乐美,节奏鲜明,用韵和谐自然,朗朗上口;用词朴实无华,平易自然,使用大量的方言词语,使蒙城谚语呈现出很强的地域色彩,让当地老百姓读起来倍感亲切;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收到了含蓄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商关系模式经历了从“公司+衣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在利益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技术开发培训机制具有创新,使三者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是对解决衣民增产不增收、农业生产与加工业脱节矛盾的有益探索。同时,在运行机制、土地流转方面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解决需要政府科学、大力的扶持、引导。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灾荒之频繁,危害之严重,影响之深远,远较其他地域尤甚,形构出淮河流域一种典型的灾荒文化记忆,全面而深刻影响到淮河流域文学的主题选择、价值取向、审美风貌及艺术格调。即使在后灾荒时期,当代淮河流域文学仍感受着"灾荒记忆"这一"深层结构"的存在,无论在叙述形式,抑或叙述内容等方面都能触摸到灾荒文化的脉动。当代淮河流域文学的灾荒书写具有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重阐释空间,表征着当代淮河流域作家个体体验与现实关怀、审美书写与责任担当等现代性价值观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彰显出淮河流域文学的公共性命意。不过,囿于当代淮河文学难以对淮河流域民众在现代性冲击面前因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本土与他者间的矛盾或冲突而引发的内在灵魂的挣扎和痛楚予以艺术转化和审美超越,也失去了由此而可能生成的思想深度和文本厚度。如何促使当代淮河流域作家的成长、成熟,才是淮河流域灾荒文学真正成熟和繁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从学习渠道、取向表现、实践结果三个方面来看,高校教师党员干部群体思想政治现状表现为线上线下交互作用、超越性和现实性对立统一、三全育人与教育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存在着学习渠道有待进一步融合、学校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需要进一步嵌入教育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响内需扩大的因素有许多 ,但关键是体制性障碍 ,包括体制性价格上涨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性增支。前者涨幅太快 ,并与产品降价不相称 ,个别价格严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后者增支太大 ,已趋近居民的经济承受力极限。两者的综合作用使消费者储蓄倾向陡增 ,即期消费倾向锐减。因而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及其所诱发的市场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20.
阐述"企业+协会+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的耦合机制,分析运作困境:组织运作不规范、供应链内存在投机行为、龙头企业主导作用有限、土地流转受到限制等问题,提出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培育合作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