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在抗战文艺研究中,探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文艺运动的领导,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抗战初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伴随着救亡运动的日益高涨,武汉的抗战文艺运动如盛夏的扬子江潮,波澜壮阔。其声势之浩大,动员之广泛,社团之繁盛,作品之丰富,为武汉文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它既是五四和“左联”新文学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为重庆、桂林、昆明等大后方的进步文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全国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一座巍巍丰碑,它开创了解放区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新天地。《讲话》的辉煌业绩和深远影响,已成为文学史家研究的一个共识。但我们也看到:《讲话》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传播和影响,特别是它对后期抗战文学的巨大作用,却是多年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试图就这两个问题发掘有关史料,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武汉抗战文艺,作为整个抗战文艺运动兴起的第一个巨大潮头,汇入到全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斗争的洪流,写下了新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旨在综述武汉抗战文艺的概貌,并对其地位、特点和局限作简要论列。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第一代瑶族作家蓝怀昌的创作经历,着重论述了其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即生动的民族风俗描写,“边讲边议”的表现方式,冷峻的文化心理剖析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肯定了他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流亡文学潮抗战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艺劲旅,他们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运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这是一群由关外流亡到内地的东北籍作家,他们是李辉英、肖红、肖军、舒群、罗烽、白朗、穆木天、林珏、端木蕻良、骆宾基、师田手、铁弦……社会的变动促成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出现,它发韧于沦陷后的东北大地。  相似文献   
16.
晋察冀边区的诗人和诗作章绍嗣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地理上说,泛指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大、石德以北以及当时的平北,冀东、察哈尔、热河一带的广大区域。它是战乱中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全国抗日的堡垒,也是培育了大批诗人的一...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古今注释者甚多,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特别是汉代儒者的信口开河,《毛诗序》的曲说附会,将《诗经》弄得面目全非。为了廓清以《毛诗序》为主的儒家诗说染指《诗经》的迷雾,还其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罕见诗集的本来面目,我们仅以《周南·汉广》为例,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