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定义及其三种具体哲学形态,可以看出,其中只有“实体论”这种形态是中国哲学所不具有的。因此,哲学有其普遍性。解决中国哲学史之“合法性”与“危机”问题,应坚持哲学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文化系统,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信仰为核心及围绕它而产生的部分;一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所决定的部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如"人为贵","自强不息","立德立功立言","以修身为本","忠孝传家"等,皆以天地与祖先崇拜信仰为背景,因而成为一个系统——"道",成为中国的文化心灵和文化创造之根。世俗部分,一是各种基本知识、哲学学说、思维方式等。一是随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变化的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思想及对进步和效率的追求。这些,形式上是西方的,实际上是近代的。今天,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自主与自信,两个新的趋势在同时兴起:一是全方位的开放,一是兴起"国学"热,自觉继承和重新诠释传统。两个趋向的交流融合,正在培育出一代新人和一种新的文化。它将反过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和新旧说剖析金春峰(人民出版社)乾道五年己丑,朱熹对“旧说”觉其非是,作《已发未发说》、《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提出了“新说”,学术界称“己丑之悟”、“中和新说”。“中和新旧说”是朱熹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起点,分析它的实质及两说区别之所在,对于弄...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新星,构成了一个“思想”的高涨时期。顾、黄、王、方以智及稍前一点的李贽、徐光启、李时珍等,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高峰,这是一个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时下学术界称这个时代,或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或为“社会批判思潮”,或为近代“思想启蒙”或“前期思想启蒙”。那么,这时期的思想究竟如何定性呢?本文想从分析这一时期的深层价值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5.
先秦以后,中国历史上每一时期哲学的繁荣,都伴随着《周易》研究的兴盛。宋代庆历前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周易》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周敦颐的《易通》,欧阳修的《易童子问》,横渠的易学,邵雍的先天学,王安石的《易说》等等,都勃兴于这一时期,开创了《易学》研究的新面貌。《周易程氏传》(简称《程易》)是这一时期研究易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对理学和以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易》凝结了二程特别是小程的毕生研究成果,展现了程颐的唯心主义然而又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北宋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和尖锐的矛盾。剖析《程易》,对于研究理学和北宋庆历以后至绍圣这一时期程颐思想的特点,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春峰 《社区》2010,(26):12-14
由于汤一介先生的关系.我和乐黛云先生的交往也有几十年了。乐先生总是那样热忱、安详、温暖.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对汤先生也是体贴、呵护,无微不至。他们相濡以沫.鹣鲽情深。  相似文献   
17.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余英时先生《论天人之际》与李泽厚先生《说巫史传统》论述从巫文化到孔子“仁”的“轴心突破”,提出五点评述意见:1.“仁”起于情而非情,乃道德律则;孔子“仁说”乃社会大变动所致;2.中国官方巫文化与古希腊不同;3.“德”的历史考察;4.《周易》完成了由“巫”到“数”到“德”的转化;5.中国古代“天人”亦是“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程颢、程颐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是理气关系和穷理尽性的问题。二程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的理性主义。本文试图对此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剖析。 二程唯心主义理气观的特征(理性主义的哲学依据) 在理气关系上,二程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提出了理与气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并特别严格地坚持两者的界线。程颢批评张载“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就是认为张载混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两者的界线。他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遗书》卷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