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1309篇
劳动科学   171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81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1699篇
理论方法论   336篇
综合类   2946篇
社会学   499篇
统计学   45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01.
公民的信息公平权益是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公民在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所享有的重要社会利益,具体包括信息平等获取、平等使用、公平分配和信息自由。由于数字化生活中社会主体的能力差异、智能科技的隐性歧视、政府市场决策的数字依赖等原因,公民主体间的信息公平失衡急剧凸显,并亟须进行“技术—法律”二元规制。针对当下该权益法律保障所存在的专门法规不足、忽视“数字人权”诉求、偏离公平的失衡样态以及缺乏可操作对策等问题,我们可对公民信息公平权益的法律保障进行如下完善:宏观方面,应基于权益损害现实,确立平等保护、倾斜保护、及时保护和合理保护原则,并将“设权保护”作为主要模式;微观方面,应从“软—硬”结合、“点—面”结合、“公—私”结合以及“权—义”结合出发建构权利体系,并从法律责任和司法救济两方面丰富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02.
运用对应分析法、熵权法、ArcGIS数据分析方法及SPSS聚类分析法剖析试点地区宅基地改革经验,界定宅基地取得方式划分阈值,探索向江苏省以至全国范围的推广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取得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类:得分介于[0,26.15)之间的为福利分配方式,得分介于[26.15,48.02)之间的为半福利半市场方式,得分介于[48.02,100]之间的为市场有偿方式。应结合试点地区改革经验,综合运用产权、管制、市场等工具,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地区宅基地资源特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1)在以市场有偿为主要方式取得宅基地的地区,建立合理有序的宅基地流转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收入,探索利益调整实施路径,平衡利益分配格局,推动乡村振兴;(2)在以福利分配为主要取得方式的地区,应继续发挥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功能,逐步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快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确保户有所居;(3)在以半福利半市场方式取得宅基地的地区,在保留和更好地发挥宅基地居住保障功能的同时,可以适当采用小范围试点,等到条件成熟后,逐步引导宅基地入市交易。  相似文献   
103.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104.
企业的生产方式决策实质上是在需求激励和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资源优化分配过程。受产业均衡理论启发.本文从企业应对新需求的任务分析和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企业可能的任务完成方式及资源配置。认为企业间协作是需求变动情况下,解决资源缺乏以及任务同需求不匹配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5.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群居本性使得人类在出现之初,便有了社会网络动机。人类最初的社会网络需求是来自于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比如为了使狩猎的效能更高.便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并协作,这可被视为最原始的社会网络。可以想象,如果人类只满足于饮露水、采野果,或如果人类只愿像狮、虎那样单打独斗,或许人类就永远不会有社会网络意识,甚至人类就不成为人类了。不过,更多的人参与协作并不标志着社会网络的形成.而当这种参与协作的活动经常化、其中成员被相对固定化及其分工和分配已形成默契并存在互补、互动时.“社会网络”便诞生了,当然,它此时是原始的、局部的、单纯的,甚至不能定义为“社会网络”。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必定是“社会网络”最原始的起源,并且.这个起源阶段所暴露出的社会网络的“参与成员相对固化”、“松散型”、“友情为重”、“利益共享”等诸多原始特征,对现代社会网络的定义和揭示现代社会网络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基于企业文化的薪酬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建立在支持企业的薪酬哲学理念或价值基础上的, 是薪酬分配投资获得正回报率的必要条件。从以往的研究可知,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薪酬体系,如能力薪酬和宽带薪酬等,在实践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即这些薪酬体系不一定能适合所有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企业文化明确公司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是进行薪酬决策的基点。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建立在支持企业的薪酬哲学理念或价值观基础上的,是薪酬分配投资获得正回报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7.
<正>应付工资、应付福利是企业承诺的对职工的负债,企业在分配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工资、福利费是企业的财务成本,而福利费(狭义上的,即医药卫生费以外的部分,下同)作为工资附加费的一部分,是工资的补充与延伸,在性质上类似于工资。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而给予职工的一种报  相似文献   
108.
翁仕友 《决策》2006,(6):38-40
“目前我们的考评结果只能反映宏观问题,并不能说明微观上的问题。所以今后的考核中,权数分配将偏重于反映老百姓收入的指标,比如城多居民储蓄存款指标。”  相似文献   
109.
傅白水 《决策》2006,(8):41-43
近年来,日益壮大的浙高无疑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主角,但如果要将我国慈善事业进一步做活做大,让富人尤其是浙商在第三次分配中起更大的作用,完善和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与国际接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0.
从初次分配看,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有所提高,但实际工资水平原地踏步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一种对劳动者不利的分配格局;从二次分配看,居民部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约为54%,虽然近年来略有上升,但还远未达到合理水平;从税费负担看,有将近1/3的居民收入因缴纳税费而变得不可支配,这使得工薪劳动者在分配格局中的不利地位雪上加霜;从居民收入差距看,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高位徘徊,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负面因素.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既需要在初次分配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类要素取得合理的回报,又需要在二次分配中合理调节收入差距,让经济增长的果实更好地惠及全体国民.近一个时期,要扭转工薪劳动者的不利地位,应该让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大幅度提高,并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实现年度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