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01.
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受宗族、时代思潮、道俗交游的影响,陶渊明的确是信仰天师道的。  相似文献   
102.
一、随波逐流,生搬硬套 随着企业竞聘风的掀起,竞聘成了国有企业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宠儿,很多国有企业看到其他企业大搞竞聘上岗,忽视自身实际情况,为了追赶潮流,就将其他企业的成功方案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自己的企业,结果员工对外来的“器官”出现“排斥反应”,竞聘得不到大家的响应,只能走走过场,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03.
南朝是中国佛教极为兴盛的时期,但此时佛教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那就是佛教世俗化。这种佛教的世俗化对南朝的山水文学、宫体文学以及南朝文学"尚形"的倾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这种现象,对于更为深入地理解南朝文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搞好农业节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高俊才近几年,社会上对加强节水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措施也在不断加强,这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必然现象。为了把农业节水搞的更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并强化措施。一、发展节水灌...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阐述了梁启超对传记写作中如何据事实录、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运用文章技术的创见,认 为这些创见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据事实录的原则,更准确地评价传记中的人物,更科学地使用各种文章 技术,仍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丰子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总结了丰氏作品于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思想特色,进而归纳出丰氏创作的两大特色;只写旧体诗词而不写新诗,写作时间的两次相对集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诗词创作的选择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的时代背景也不时左右着丰氏的写作取向.  相似文献   
107.
108.
魏晋六朝之际,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渐趋衰落,武兴沈氏逐步兴起,这代表了当时门阀士族发展之大势。王融、谢月兆和沈约以贵公子身份相号召,文人影从,永明体新诗的创作成为南朝诗坛一道靓丽的风景。沈约与谢月兆对永明新体诗的贡献向来为学界所认可,而王融因理论不显、创作不著而被学人所忽略。实际上,王融对永明体有首创之功,他对永明声律论的贡献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09.
龙虎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保护与开发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与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龙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特点,明确龙虎山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为"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与旅游经济的传导机制,提出了龙虎山地质遗迹旅游的两大限制性因素,即地质遗迹遭到人为部分破坏和地质遗迹内涵未得到深度挖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莎士比亚叙事诗中的时空艺术很有特色,在时间方面,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的运动是无限循环的;在空间问题上,他认为人类和宇宙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莎士比亚在诗歌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的策略.诗歌中的时空之问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表现的关系.这种时空关系的艺术性处理开拓了莎士比亚叙事诗的表现手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