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产权房管理改革刘莎加快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步伐,建立规范化的产权交易市场,把国有资产这一潭"死水"变为流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资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本文拟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产权改革这一主题,分别从当前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2.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象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象征概念形成过程,时态和情态动词作为语言表达方式的组成部分自然也象征了人与人交际的概念形成过程.概念形成过程的结果通过交际形成实际话语.入场理论中时态和情态动词称为入场元素,话语就是通过入场元素的作用使过程与认知场景相联系,建立起过程与言语事件参与者在心理上的联系,此为认知语法下时态和情态动词的入场功能.  相似文献   
23.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所有金融发展理论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金融发展理论经过近三十年的演进大致可分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阶段 ,初步构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 2 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 ,有待精密的论证和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24.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思维与意象的流传轨迹,也会附上时代特定的思想与情感特色,《山海经》中蛇与鱼的诸多意象即是白蛇故事的意象源头,其中蛇的反面意象的记载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且影响了冯梦龙对白娘子和青青的塑造。白蛇由恶到善的最初流变,是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既定思维,也是冯梦龙文学观与李贽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25.
刘莎 《职业》2020,(13):43-44
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既是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又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于会计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作为"互联网+会计教学"的产物。翻转课堂模式能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到主动通过微课学习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技能的积极变化,因此有利于增强中职会计教学实效性,有利于使中职会计教学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
一,推行书院改制,创立新式学堂 张之洞很早就教育领域,其最初办学的方向多是书院,如湖北的经心书院、四川的尊经书院、山西的令德书院等.  相似文献   
27.
针对2004-2009我国大陆公民新闻的研究总体情况,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市民新闻概念的引入、公民新闻在我国研究的勃兴和研究呈现本土化趋势且层层深入等不同阶段,并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展开分析和总结,结论为在我国国情下,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互为补充、相互成就将是其今后发展的最恰当方向。  相似文献   
2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语言中大量的时间隐喻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好证明。汉语和英语孕育在大相径庭的文化背景下,但相似的时间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相同的认知方式。通过对张培基的英译本《匆匆》与汉语原作进行对比研究,得知汉语和英语使用者在思维方面存在跨文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9.
公众议题的兴起--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互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传播的兴起是互联网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结果,公众议题的兴起又是网络个人传播发展的结果.公众议题突起于媒介议题之外,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暗藏着互联网的解构力量,并对传统新闻媒介实现其社会功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强化和改进传统新闻宣传,应该积极探索使两者良性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0.
吴永强  刘建  刘莎  邵军 《天府新论》2007,(6):118-121
乡土美术造物思想中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对材料的选择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这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的态度,认同乡土的途径,是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最简洁有效的途径。四川乡土美术在发展现代形式的道路上,必须尊重地域文脉的特点,从四川本土的形式传统中挖掘内涵,立足对既有人文精神的扬弃,通过构建新时期的四川乡土美术形式,打造四川文化产业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