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近些年来,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潮和女权主义批评思潮的兴起,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虽然人们意识到她的思想和她对科学、经济、神学知识的谙熟,对了解维多利亚文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者却忽略了其作品中男性人物本身的研究,特别是鲜有从阶级身份或者属性这一视角来解读小说中的男性人物。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入手,探究她是如何按照维多利亚核心价值观——绅士来塑造男性人物,同时以此为例,进一步揭示维多利亚小说中人物的阶级属性与道德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经常被指责其文本只注重学术性本身的探讨 ,而缺乏对情感的关注 ,特别是其文本的语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上述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颇 ,事实上保罗·德·曼不仅注意情感问题的探讨 ,而且将这种探讨置于理性的框架之内 ,创造了一种情感与修辞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23.
论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小说家.他从法国思想家卢梭和英国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那里汲取思想,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远大前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浪漫主义"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的创作思想.研究狄更斯这部小说中的一些具有明显浪漫主义特征的写作手法,会使我们纠正过去的一些偏见,进而增进我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拓宽对其小说艺术成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英国 1 9世纪 6 0年代小说中气味描写的分析 ,可以透视到气味与小说人物阶级属性的关系问题。中产阶级女性、中产阶级下层群体和下层社会的上层群体是能发出气味的人物 ,他们的阶级属性可以通过他们本身或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发出的气味辨别出来 ;而中产阶级上层群体男性一般不发出任何气味 ,其原因在于他们脱离了与生产和商业活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5.
正转业到统计局已经近六年了。回首业已走过的短暂时光,忽然感到,作为一个统计人,生活中虽然缺少车水马龙的喧闹,但却多了一份内心的宁静和心无旁骛的释然,多了一份作为一个统计人的坚守和默默奉献。刚转业时,听说自己被"发配"到统计局,心里顿感茫然。说实话,  相似文献   
26.
保罗·德曼在对欧陆哲学家、符号学家、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关于语言的思考以及诸多观点的碰撞中形成了修辞认识论的观点。本文的目的就是厘清德曼如何从修辞与认识的关系入手来探讨修辞的认识功能,阐释并评价其隐喻认识论的内容和意义,认为德曼的洞识在于通过隐喻的替代性揭示了人类认识中的隐喻特质,强调了修辞的认识论维度,并以其断裂和差异性的语言本质解构了文本的确定意义;然而这一洞识是以牺牲隐喻的其他特质为代价的,这也是德曼的盲点所在。  相似文献   
27.
论华滋华斯诗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华滋华斯的诗学置于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考察,可深入分析其所表现出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深受18世纪最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代表卢梭的影响,华滋华斯坚持言语优于写作,相信有个终极所指(自然),并在其文学实践中始终追求这一终极所指。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华滋华斯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其社会观的联系,以及华滋华斯作为一个逻各斯中心主义者所陷入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28.
哈特曼对美学批评的尝试建立在他对文体、想像、艺术与政治关系问题的探讨和论述上,其中既有对文学批评传统的继承,又有独特的创新之举。对其美学思想轮廓的勾勒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解构批评家思想中的不太为人所知之处。  相似文献   
29.
论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家创作的道德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英国19世纪社会文化生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勃朗特姐妹等一批女性作家以特有的感性注意到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贵族阶级正逐渐走向没落,却依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反映到道德层面,表现为对"门第观念"和"绅士概念"的推崇;而上升中的中产阶级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两面性,一方面遵从并内化贵族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试图倡导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道德取向,如对劳动的重视、倡导自控和自助观念以及对体面生活的希望与追求;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注定了他们只能沦为他人思想观念的模仿者、实践者,注定了他们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失语症"患者命运.英国19世纪涌现的众多女性小说家透过现实主义的外衣,展现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道德图景,彰显了共同的道德关怀,为后人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30.
从早期的"巴彻斯特小说系列"到中后期的"帕里赛小说系列",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特罗洛普小说中的人物尽管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有着同样的获得他者认可的人生目标。"获得他者认可"正是心理学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欲望之所指,"他者"代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制度。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社会有两大最重要的"他者",其一是男性必须具有的"新绅士精神",另一个是女性必须承担的"家中的天使"的职责。纵观特罗洛普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他们的欲望实现方式正是由这一"他者"所决定。可以说特罗洛普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社会性,通过人物塑造,他的小说世界成为一幅展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与文化方方面面的广阔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