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8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800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200篇
人才学   256篇
人口学   486篇
丛书文集   1316篇
理论方法论   1617篇
综合类   3900篇
社会学   1214篇
统计学   19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21.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2.
王万平 《民族学刊》2019,10(4):17-26, 102-105
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民族流动的通道,而且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作为许多古老民族生活和迁徙的通道,沿线不同民族在移动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和加强,形成了虽然各具特色但又多民族共享的节庆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南方丝绸之路上民族的流动和文化的互动、交融的历史,以及由此所生成的文化共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3.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东南流—回流的转变,产业布局体现为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东部产业集聚—产业内迁的演变;受此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也形成了由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模式—90年代集中型城镇化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体系分散化的趋势。当前产业内迁与劳动力回流趋势促使城镇化重心偏向落后农村区域,因此,城镇化发展重点要由大城市到乡村振兴转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由集中的城市区域向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这将成为改善城镇化结构与区域趋同发展的契机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25.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生育会显著降低女性的就业质量,生育代价普遍存在。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査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社会资本视野下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及其生育代价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生育对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水平有消极作用,但这种负向影响会随着社会资本的介入愈发弱化。因此,在生育新政背景下,为提高流动女性的就业质量,减轻其生育顾虑,可能的途径还在于提升流动女性的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权益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或者自身先天生理缺陷等因素,儿童群体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困境儿童"的特殊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困境儿童问题的不断突出,对该群体的救助和保护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困境儿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应的梳理,准确把握学术界对困境儿童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英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父母离异、家庭特困、父母长期外出及回流形成的更加特殊的留守儿童家庭,在家庭学习监管、家庭教育资本、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表现,导致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在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经历了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双重弱化,"大水漫灌"式帮扶难以有效满足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的需求,应精准识别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分类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