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60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是阳明后学经常提及并引起争论的话语,前者强调的是见在,即良知本体具有先验的完满性,并有当下完具地呈现自我之可能;后者偏重于现成,即良知本体具有经验的圆成性,并能在当下得以完整体现。见在良知良知学内在逻辑的必然展开,现成良知更是将这种展开在实践经验层面推向顶峰,然而这一推进本身却包含着对良知本体消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22.
佳地 《公关世界》2010,(4):82-83
1995年7月底,为了帮需做手术的父亲垫付5000元住院费,在沈阳打工的辽宁省灯塔县25岁青年农民孙恩华从他曾帮着修房子的一户居民家中偷了8000元钱。  相似文献   
23.
在杜甫诞生1300周年之际,深切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倾慕承继,也是对杜甫民本精神的光大弘扬. 杜甫"平生最萧瑟".他生于官宦世家,长于开元盛世,七岁"缀诗笔",少年"出游翰墨场",成年漫游吴越,后应试不第,又北游齐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天宝五年(746年),诗人满怀"立登要路津"的期冀来到长安,却仕进无门,十载滞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杜甫避走三川,陷贼逃难,奔窜惊危,"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虽官封左拾遗,却因疏救房琯,直言进谏而遭贬.乾元二年(759年),他弃官华州,"漂泊西南天地间",流离秦蜀,栖迟夔峡,飘蓬沅湘,病死孤舟,时年59岁.  相似文献   
24.
王一在格物、诚意、良知、乐学、知行关系等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上,既忠实继承、积极推行其宗师王阳明、王心斋等人的学说,又给以创造性的阐释,纠正其流弊,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思想,对泰州学派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风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自然状态中的人类生活是卢梭百般推崇的人生福地;“小邦寡民”的社会,是老子无限向往的生存环境。卢梭认为,欲望的膨胀导致人生陷于痛苦不堪。道家学者也认为,现实人生的痛苦渊源于人们炽烈的欲望。卢梭良心的概念、陆九渊“本心”的范畴和王阳明“良知”的观念,实质上代表着中西哲人对文明社会弊端的深深忧虑,并显示出人们对远古社会的那种温情脉脉、田园牧歌式人生状态的神往。  相似文献   
26.
一个社会走向繁荣,尤如一条河流汹涌向前,是必然要伴随着泥沙和沉渣的泛起的。美术界也是如此。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清明的声音,尤其是要有更多有艺术自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用自己真正的作品来证明。如此,如南海石农先生所言——通向“罗马”的道路就会更直接一些。  相似文献   
27.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十分关注主体道德自觉的建构 ,但路途却迥然有别。康德主张道德法则必须绝对地超越于经验实质 ,理性普遍立法越是纯粹、直接 ,道德的威慑力量越为庄严、崇高。而王阳明则强调吾心良知与天理、万物 ,与功夫实践相即相融 ,合一不二 ,致良知本于道德法则 ,却又不离人心物事。康德从理性本体分裂出经验现象 ,而王阳明则汇合超越与实质 ,实现理性形式、外在规范与日用实践、主体精神内在统一 ,要求由绝私堵己、省察克治而达到莹彻了然的绝对道德本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28.
意识形态作为广为存在的社会事实,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社会学领域中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分析范式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分析范式都非常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社会学研究.曼海姆则更加明确地将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倡导确立一门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知识社会学.意识形态的真实性与重要性使我们相信,在当代语境下为这个两个世纪以来发生复杂变化的术语确立社会学的研究立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孙晓艳 《理论界》2010,(2):93-94
"知行合一"具有贯通阳明心学整个体系的地位和意义,以此命题所遭遇的难题入手方能洞悉阳明心学根本困境。"知行合一"难题根源在于阳明浑然合一的心学体系一味强调同一,而缺乏对知与行对立面之间差异性的分析,因而不能解释现实中知行分离的情况。这正是阳明心学的根本困境,贯穿其理论始终。在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心即理"这一阳明早期提出的命题中便开始孕育,更是对作为其统帅和根本依据的"致良知"思想本身之困境的暴露:漠视知与行、求知对象(客观知识)与求知行为、道德之理与万事万物之理、道德法则的社会与个体维度、知识形成的先天与后天因素等诸多对立面的差异性,在不加以分析澄清各种关系的前提下,通通归置于"良知"旗下,以自我心灵作为判断是非道德的唯一标准,这并非真正的浑然合一,在更多的情况下只是一种混淆。最终结果是导致知与行在现实中的终极断裂,良知之"致"亦无所依托和保障。  相似文献   
30.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约翰亚伯特大学,25年都在讲授中国历史的李光华教授,他不是成天关在书斋阅读故纸的老者,而是被誉为社会良知、理性化身、精神之邦的学者、加中友好协会及亚太地区传媒中心的主席。 默默耕耘的主席 刚从北大会友的繁忙里脱身出来的李光华老先生,来不及喝上半杯茶,又迎着门铃的响声为记者打开了大门。 首映记者眼帘的李光华,看上去不像位主席。身穿普通的白衣黑裤,霜白的鬓角上架起的那副金丝眼镜后,透出的是智睿和谦恭的神采,没有济世为怀的炫耀,也没有救世主般的慑人气派。只听到他浓浓的粤语普通话“听说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