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1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6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020篇
理论方法论   298篇
综合类   2957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甲午战前三十年,日本锐意引进西学,推行国民教育,普及基础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了军队制胜的人力因素;而此阶段之中国依旧为没落的封建传统教育,所实施的洋务教育有很多局限,其时人才不济,民智未开,思想僵化,严重制约了军事近代化建设中官兵素质的提升。近代中日不同的教育路径与甲午战争的结局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2.
太平天国的丞相官职有多种类型,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以太平天国丞相官职演变为中心的考察表明: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说明了太平天国无论是作为一个政权,还是作为一场运动的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23-130
由于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的丧葬礼俗变革不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动摇了丧葬礼俗的伦理精神,由原来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过渡到体现民主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制度革命,还是一种身体革命,是四千年来的一次巨变。它既是民主科学文化理念的体现,也是民主共和政治观念的巩固。从此,丧葬开始由身份性转向经济性,由礼制走向民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4.
日本明治政府继承幕府时期海军发展的思想,又经历了明治维新,在富国强兵指引下,日本以制海权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改变了日本在海权认识、海军战争观念及海军近代化体制上的诸多弊端,走上了近代海军强盛之路,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马汉“海权论”也为日本走上扩张、军国主义的道路提供了某种支撑。  相似文献   
2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社会发展,不是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而主要是运用逻辑手段,对复杂的社会发展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社会整体发展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为了对社会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从社会、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欧战属于近代意义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战,被舆论精英梁启超等描绘成西方文明的破产。面对巴黎和会的战利品瓜分时,中方参战,属战胜方,但收获的仍是任人宰割。欧战尾声中俄、德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发展路径,受国人诸多期许。面对欧战之后西方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及中国社会重构的自我定位,其时研究系掌控下的《晨报》,在"他者参照"与"自我建构"这一世界语境中展开报道与评论,并将相当篇幅聚焦于欧战后的政治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启迪。《晨报》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去欧洲及东洋考察社会重建中的新思潮,为西方政治新思潮的中国化特别是社会主义认同作了诸多努力,意为中国政治重构乃至社会重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7.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三大思潮在本体论、认同模式、国家观、合法性来源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差异。它们之间既两两对立,互相批判解构,又可以有某些融合,生长出新的理论空间。但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就需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探讨反帝反封建的客观需要是如何造成自由主义陷入自我矛盾,因此过渡到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又是怎样在不可克服的困难中逐渐过渡到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8.
许金生 《江海学刊》2015,(3):170-177
出于操纵中国报纸进行宣传战的目的,日本外务省从1908年开始组织在华公使馆和领事馆全面调查各地报纸的详情。1909年外务省建立起定期调查制度,要求驻华外交机构每年按照固定的项目普查一次当地报纸的情况,在指定时间上报,并且自此每年都将各地报告汇编成集发回供修补订正。后来,外务省又将调查范围扩大至杂志、通讯社等。如此大规模定期普查连年进行,一直持续到1937年,为日本政府长期有效地实施对华宣传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信仰一致的世界性宗教帝国,确立了其在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控制力。伴随着权力的扩大,教会日益走向世俗化。神圣的神职权力被到处乱用以谋取世俗权力和利益。教会的腐败日益严重,最终伴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而走向衰落。基督教大一统世界走向瓦解,然而他所创造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孕育的个人主义精神却不断发扬光大。近代自由主义就是在基督教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30.
南社是由革命者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体,他们在近代方志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上海通志馆利用社会各界的南社网络,组建志馆人事班子,从馆长到馆员都是清一色的南社成员。同时,利用南社在其他社会团体和新式媒体的影响力,为方志编纂工作提供便利,从资料收集到成果展示,广泛宣传志馆工作,将修志事业与公共空间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