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0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608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358篇
人才学   17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414篇
理论方法论   651篇
综合类   7608篇
社会学   816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1436篇
  2011年   954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奇"是清代实学代表人物王源评点《左传》的关键词,在内容、形式评点中皆有体现。借助《左传》具体文本的评点,通过同类相联、正反对举的反复申述,王源将"奇"之内涵赋予"变""活""正"等多重意义,将传统的奇文观念"美文化",以奇诡、辞达、自然为奇文,使"奇"具备了多重文学批评的功能。身处易代,酷爱兵法,好奇人奇事奇文,一生坎壈,皆为王源尚奇批评生成之根源。对明清八股时文取士的不屑,对清初文坛亦步亦趋效法唐宋八大家的不满,使其《左传》奇文评点具备了不同时俗的意义,浸润了明确的针砭时弊与经世致用的色彩。王源《左传》评点之重"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论的典型性特征。对此进行考察,可望为揭橥评点的阐释范式、话语体系等提供可行性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32.
33.
朱筠门人和友人给其所写的传状,是了解朱筠一生事迹的重要史料,通过对这些传状史料来源的梳证,可以明晰各传状之间的史料关系;通过对朱筠传状史料的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分析,可以明晰朱筠传状中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朱筠传状史源学价值的探析,可以明晰朱筠传状在辨析版本源流、判断史料出入、考证校勘错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的学术自主意识并未受到一定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对学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重视学术规范,加强规范意识,才能遵循学术的严谨性。此外,地方学兴起之后,由于地方学的特性,遵循学术规范成为促进地方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新时代的学术规范更是对地方学提出了严格要求。基于此,就学术规范与地方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学术规范对地方学的要求和意义,以促进地方学研究中更好地遵循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35.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已越来越受重视,但就目前各高校实际教育状况而言,还存在种种问题,不仅部分教师思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而且很多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并未紧密关联。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德智兼备教学价值的发挥,务必从学生出发,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出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此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36.
程瑶田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前人多注重其训诂名物之学,而很少研究他的义理之学。程瑶田将《论学小记》置于《通艺录》之首,是非常看重这部著作的。《论学小记》以《大学》为讨论核心,全面重审了宋明理学中的主要理论问题。他将理理解为理则,将诚意当作性命之学的核心,特别强调精义之学,而反对执理之学。程氏心性学,是对戴震心性学的修正,并构成了他的《宗法小记》和《仪礼丧服文足征记》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7.
[提要]文章提出中亚史与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形成有关,在单线社会形态论和文明等级论影响下,中亚成为静态历史地理空间;而中国的中亚史研究则有“外族盛衰连环性与外患内政之联系”的传统,中亚是动态历史地理空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河西走廊“绿洲桥”则体现了包括历史中国与周边共享的动态区域性世界,而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亚洲区域性世界消失。“绿洲桥”作为区域关系研究的视角改变了历史研究向来以“中心”为对象的局面,超越了中心对中心、中心对边缘的研究视角,从而突破了东西二元的话语结构,为建构中国自身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史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可作为理解“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另一层深意。  相似文献   
38.
"东方史"是东方学中的综合性总体性的基础学科,需要丰富的东方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积累和体系性的理论建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这方面,近百年来国外已有的东方史建构可以为中国的东方史建构提供借鉴。日本学者最早提出"东洋史"建构设想,相关著作最多,对中国影响最大。欧美的东方史建构开始于东方古代史,而东方通史往往被包含在世界史的框架内,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有译介和影响。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中国东方史的建构进展缓慢,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的东方史建构应该突破国别史简单相加的东方史布局,突破"三大文化圈"之类的拼合结构,尝试建立以中国为重心的东方史,使东方史成为中国史的一种自然延伸,并通过东方史的建构,确认中国的东方大国的地缘属性与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39.
基于时间学理论,灵活运用廉政文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之中,将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实现廉政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耦合,使课堂再现党的反腐倡廉历程、重现党的初心使命进程、充满廉洁从政思辨、达成德法兼修目标、充盈厚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0.
江苏娟 《生存》2020,(7):0004-0004
“教、学、做合一”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论,所谓的“教、学、做合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无非是“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内涵上来分析,“教”的方法依据“学”的方法,而“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我们无论怎么学、无论怎么教都是围绕“做”而展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们不难找到现阶段作文教学中的弱点和缺陷。下面,由笔者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谈一谈一致性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