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7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52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424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5641篇
社会学   506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以色列企业员工在1981-2006年的25年之中,对于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注重工作中的经济收益和自我实现,对于服务社会和奉献精神的追求逐渐降低。中国90后员工有着和以色列员工相似的态度变化历程,通过对以色列员工工作认知变化的研究,可为中国90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34.
被害人危险接受中的认识危险与阻却归责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丽 《江汉论坛》2020,(2):139-144
  相似文献   
35.
36.
环境软实力即环境能力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所发挥出来的柔性滋养与再生功能。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能力衰竭、环境软实力丧失。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就是通过对环境的作为和不作为之双重方式,使其重获滋养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的再生功能。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应接受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边际效应原理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共互原则和惟生命原则。其具体的行动落实,就是既尊重自然、生命、事物的本性而不作为,又要在必要的作为中担负起对环境的维护责任。  相似文献   
37.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8.
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的3000汉字中,记号字占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主要分布在一级、二级汉字中,其中在一级汉字中占绝对优势。记号字来源于六书中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也来源于半意半记字、音零字和记号字。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现今的记号字是由于笔形之变、结构之变和功能之变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因此对记号字的认知也是分层次的,可以从文字学角度和非字源角度分别认知。  相似文献   
39.
汪淼 《职业》2015,(2):41
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提出,中职学生管理人员应运用贝克认知理论,发现并纠正认知错误,客观、全面地了解中职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0.
此文以“全球化”为关键词,讨论了这一语境下人文学术的现代性问题。由于后续发展国家大多将欧美议题和理论作为思考的入口,在本土经验层面来展开资源借鉴式的解释和理论再生产,因而形成当代人文学术,包括文学研究的全球化现象。作者指出,由于知识命题和知识方式的关联决定知识的有效性,所以,学界尤应关注在此语境下形成的认知框架、学术指向和共同议题。作者认为,不同的历史经验可以针对理论的盲点形成不同的参照框架,但不能以某种民族立场替代知识方式。中国学界在此学术生产链中,应保持自我认知,除了引介欧美学术议题、话语形态以及参照中国本土经验型个案外,还应在学理意义上凸显自身的洞察,以此才能探索有效解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