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2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888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20世纪以来,身体研究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论题.女性主义者纷纷从身体角度出发,对人类的历史文化进行重读,其中《圣经》是其重要解读对象之一.《马可福音》中对女性身体的刻画,反映出一种新的对女性地位的看法,女性不再受到隔绝和限制,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尊重.从这些改变可以看到,形构时期的基督教,对犹太文化中的身体观进行了很多变革,挑战了女性的身体界限,为当时的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42.
《耶稣之死》是茅盾1942年在桂林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作为为人生的艺术理念的实践者,茅盾一生执著于对民族、国家、革命等宏大命题的叙述,倾向于从基督教原典话语中寻找救世理想和新生动力,寻找个体和民族摆脱苦难的途径。茅盾有意摒弃了基督教的原罪文化意识,代之以强烈的社会文化批判理性,采取隐喻策略宣泄着内心的悲愤情绪和向死而生的反抗意志。这种故意的误读,是中国作家面对民族国家命运多舛、社会现实混乱不堪、个体生命无处从容安居的困局时所作出的一种文学观乃至世界观上的自为选择,体现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激切的批判情怀。  相似文献   
43.
近代东北基督教传播在经历外部时代转轨和内部社会变革合流双重冲击下,逐步自觉踏入中国化轨道,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并且自身也经历了中国化.但是由于其根本性落后本质,其传播嬗变过程处于不断转变中,其结果是在外部因素和自身作用双重推动下导致西方背景教会退出中国,本土化教会掀起本色化运动.  相似文献   
4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来,Z市基督教经历了80年代的恢复发展、90年代的快速发展及21世纪前10年的稳步发展3个阶段。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从信徒构成、教会组织、神学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Z市基督教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表述,基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保障条件的改善及传统宗教的发展,对本地区基督教的...  相似文献   
45.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已对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影响,但中国作家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价值立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相关创作由此产生了艺术审美效应方面的根本差异.本文将中国当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划分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接受、以文化价值为中心的接受、以信仰为中心的接受三种基本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代表作家作品、整体艺术成就及缺憾做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6.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宗教多样化问题已成为影响其进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具有基督教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欧洲,在迈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异质文化伊斯兰教日益凸显的影响.如何适应宗教差异和减少宗教冲突,从而达成各种文化的和谐相处,已成为需认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两希文化众所周知是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将这两种文化并举进行分析,或许最早可以上推至托名朗吉努斯的<论崇高>.在与荷马比较举证时,作者举了<旧约>里上帝创世的例子:"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地,就有了地."<创世记>里上帝其实没有说过"要有地,就有了地."不过上帝的崇高,自然无人可出其右.作者称上帝为犹太人的立法者,不是常人,而是以神的心灵构思而且表达了伟大的观念,所以他是崇高的典范.以<旧约>来比较荷马的传统,可见,早在公元1世纪,就见诸希腊文化的经典著作了.  相似文献   
48.
基督教近代入华以来,大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为中国社会作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传教士入华既给中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马克斯.斯塔克豪思的思想为中心,分析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人性普世性的见解对于理解人权普遍性的意义。人权普遍性得以成立的根本理由是承认人类存在的普遍条件和共同人性。人权的思想中存在着普遍的原则,这些原则和真理是不可动摇的,不能因不同的宗教、文化、社会处境而改变。斯塔克豪思认为,基督教神学关于人的内在尊严及神圣性的观念为人权提供了终极基础。在人权问题上,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认可人类共同体存在着某些共有的和普遍的真理就成为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50.
王海鹏 《兰州学刊》2009,(3):215-216
清初“礼仪之争”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性质文化的斗争,同时也包含着基督教与中国社会风俗的冲突。随着“礼仪之争”的深入,基督教“伤风败俗”的观念不仅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成为官绅士人反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