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4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71.
汉字书法与民族音乐艺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体现中和思想、吸收自然元素和凝聚文人情结等。书法与音乐的艺术灵魂中都倾注有浓郁的情感成分,二者在本质上都会呈现出气息、节奏、旋律和线条等方面的阴阳变化节律,且各种变化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相似文献   
472.
中国企业如何“融会贯通”中西品牌理论以构建自己的不朽品牌?有必要从文化的源头上挖掘品牌之道。从阴阳观的角度对西方的品牌理论进行了反思;论述了品牌“阴阳”二质,并重点阐释了品牌阴阳“观”。  相似文献   
473.
汉语常用词汇手段来区分性别,凤和凰是运用专门称谓区分性别的一组词.表示雄性的"凤"开始属于无标志范畴,可以表示整个类别"凤凰",包括有标志词"凰"的词义范围,雌雄统称,后来经历了专指雄性到今天专指雌性的发展演变,其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4.
王岱舆、刘智是在译释、传播伊斯兰教的过程中,把伊斯兰教的造化论与宋明理学的生化说作了整合,以真主造化为开端,以无极太极为中介,以阴阳生化为过程,建构了一套中国伊斯兰学的宇宙观,并以此为前提,使伊斯兰学在各个方面与宋明理学相融合.  相似文献   
475.
侗族“栖居”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侗族栖居之所适应了侗族的生存需求 ,蕴藏着原始情感 ,寄托着精神信仰 ;神、人、鬼的“三界”在这里和谐相处 ;侗族在栖居中形成宁静的文化心态 ,其哲学意义是“阴阳”的相生相化  相似文献   
476.
阴阳辩证观在“易——老”哲学系统中占有显著地位 ,它是“易——老”哲学的基础 ,也是其真谛所在。中国民俗文化受“易——老”哲学的影响颇深 ,在其事象里深蕴着或著或微的阴阳民俗事象的辩证思想。本文试图阐述“易——老”哲学的阴阳辩证观之本质内涵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古太极图中所包含的有关阴阳的民俗文化信息及其应用 ,从而探析阴阳辩证观的本质特点和中国民俗文化脉络的发展 ,把握相关民俗事象的功能与特质  相似文献   
477.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方言与古全浊声母平声白读不送气方言在地理上高度吻合,与周边平分阴阳方言在调型调值对应整齐。可见方言语音特征的空间差异与演变的时间序列有相当整齐的对应和深刻关系。随着中古全浊声母的清化,并州片平声字原清浊声母间的对立,变成了全浊声母今白读不送气清音与送气清音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平声未分阴阳时原有的对立关系,加之浊平调的浊音性,清平调的清音性,以及浊平与清平各自的显赫特征,使并州片在中古浊音清化后,延续了浊平调或清平调的调值,造成今方言一个平声的结果。在清浊声母对立时代,清声母和浊声母分别影响平声调而产生不同的羡余调值,这样的羡余调值又会在当时的字组中产生变调。由于变调与单字调相对独立,这种变调一旦产生,就可能随着某些词汇一直沿用到现在,导致并州片单字调不分阴阳,但在连调等形式存在零散的、不系统的分阴阳现象。  相似文献   
478.
从作者立意看,《儿女英雄传》紧承《红楼梦》而来,相反相成,是《红楼梦》另一种性质的续书。但从实际文本看,其内在精神与《水浒传》声气相通,在至刚(《水浒传》)与纯柔(《红楼梦》)间摆动,作者试图刚柔兼备却终究走向了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479.
唐艳 《唐都学刊》2023,(2):42-52
董仲舒请雨、止雨祝辞中既强调天道阴阳原理,又渗透着人之为人的性情、意志与精神,从中可以揭示出天人互动的内在机制。董仲舒要求“择巫之洁清辩言利辞者以为祝”,以虔诚、恭敬之心去感化天。《请雨祝》《止雨祝》超越了商汤祷辞中鬼神崇拜与血腥残忍的蒙昧面向,以“开阴闭阳”“开阳而闭阴”的天人感应原理来实施求雨、止雨之术,更趋于理性化和人文化。“以身度天”是人通达天的独特体认方法,人们以人之本能欲求与情绪好恶去揣度天,人喜爱美食好酒,天、神也应如此,故祝辞中强调敬进“清酒”“膊脯”“肥牲”的人间上等食物,使用叹词来引发天与人的情感共鸣,以劝诱上天达成人们的祈愿。《止雨祝》严正强调“无使阴灭阳”,阳尊于阴,阴不可凌阳,借此以申明天意,表达人对天的绝对遵从与崇高敬意。人与神灵沟通的动力源于其对天道的理性认识与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