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本文旨在从日益加强的全球化趋势对现代哲学发展影响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这两种哲学的实际所是以及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重新加以考察,进行比较研究,做出更为求实的评价。文章具体讨论了如下两个问题:一、重新认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的意义,克服以往在这方面存在的片面性;二、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以及这种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3.
刘放桐 《学术研究》2002,1(1):26-33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批判继承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意义和其理论形态。首先对提出这方面问题的背景、探讨它们的意义和态度作了论述。接着分别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的哲学 ,称为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有根据的 ,但也可以用其他名称。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但它不是一种体系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主客统一为特征的实践哲学。四、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4.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位问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放桐我这里所说后现代主义的“定位”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如何确定后现代主义概念的含义,二是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哲学发展上的地位。关于后现代主义概念的含义无论在中国和西方都没有确定的解释。由于人...  相似文献   
55.
100年来的各个时期,特别是"五四"时期,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一直受到现实政治斗争形势的制约.只有结合中国的现实背景来研究西方哲学,又不使这种结合简单化,不偏离西方哲学的实际所是,才是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态度.在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态度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的是一条前进而又曲折的道路,左的政治思想倾向妨碍了对西方哲学的全面认识,妨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而理论上又受到马克思所批判的体系哲学的影响,忽视了其对实践的强调,因此有时偏离了马克思哲学的实际所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生机,成绩显著,但在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结合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6.
尼采(1844—1900)是德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帝国主义时期活动的哲学家,是正在形成中的垄断资产阶级中最反动阶层的代言人。他出身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父亲社会地位虽不高,但因与普鲁士王弗里德利希·威廉有故交,得恩宠,尼采自幼接受了贵族特权阶级的教育。他们家中的全部生活方式均是贵族式的。尼采自称远祖为波兰贵族,他也以出身贵族而自傲。他的一生始终是站在贵族老爷等级立场上,为他们服务。尼采1864年进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他学的是语言学和神学,但喜爱文艺。他后来的著作大都以文艺形式写成。1869—79年,他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80年因病辞去教职,在以后的十年间,他到过瑞士、意大利和德国的许多地方,寻求医疗并继续从事著述。1889年完全疯狂,被送进疯人院,后来到魏玛等地休养,直至逝世。  相似文献   
57.
刘放桐 《社会科学》2008,(5):113-119
有的学者认为,肯定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具有某些共同的社会历史和思想理论背景、肯定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向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转向,会导致将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相提并论.本文认为,这种肯定是马克思主义的求实态度的体现;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仅不会导致相提并论,反而能更好地突出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58.
杜威主张哲学既是社会历史及相应的各种文化形态发展的产物,又对后者的变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的记忆、想像、情感等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但它们经过人的理智化、逻辑化等等的加工制作,就超越了原有的实践、现实生活.哲学是这二者分离的产物.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杜威以明确强调要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而著称;但他对形而上学本身并不全盘拒斥,在形而上学得以调和现实生活、实践与情感、信念等场合下,他甚至对其还有所肯定.  相似文献   
59.
马克思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再论当代哲学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当代哲学走向,应注意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当代发展是否会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新的转型。这一问题的研究需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世界历史仍处于《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发展趋势中,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发展的道路仍然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文章接着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困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曲折作了具体分析:对前者是通过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实际所是及其成败得失来进行的;对后者则主要是通过试图重新从哲学上认识中国的十年“文革”和苏东剧变的根源来进行的。本文最后论证:当代哲学的正确走向,是由邓小平理论所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60.
“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随想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成了我国哲学文献中最常见的概念,涉及到西方哲学、特别是现当代哲学的许多重要问题。由于其含义不很确定,往往难以对它们及相关的哲学问题作出准确评价。有的学者因此建议避免使用。但这些概念既已广为流行,如果没有其他更适当的概念来取代,恐怕难以废弃。较为现实的办法,是澄清它们及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在不同层次和语境下的意义,分别作出分析和评价。笔者拟在此提出一些看法,期在抛砖引玉。其中有的观点受到过一些专家启发,或者说是出于对他们某些见解感到疑惑而作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