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25篇
  免费   156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2743篇
劳动科学   393篇
民族学   7948篇
人才学   541篇
人口学   326篇
丛书文集   7981篇
理论方法论   2398篇
综合类   26501篇
社会学   3210篇
统计学   357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1036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895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923篇
  2016年   1174篇
  2015年   1728篇
  2014年   3932篇
  2013年   3782篇
  2012年   4657篇
  2011年   4533篇
  2010年   3713篇
  2009年   3497篇
  2008年   3556篇
  2007年   2557篇
  2006年   2080篇
  2005年   2279篇
  2004年   2130篇
  2003年   1878篇
  2002年   1699篇
  2001年   1410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及学习活动整合在一个特定的综合情境,形成主题式教学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主线,根据课标要求设定情境由浅入深的学习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发现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热点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2.
63.
个案或小型社区研究是民族学研究方法的百年传统。然而随着民族学研究对象的转变,该传统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引发对其适用性、代表性及研究过程规范性的反思。本文将民族学的研究目标确定为"问题导向的理论构建",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出发,提供了一种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构想。文章认为,当前民族学既需要理清事物发生的机制、有构建理论野心的实地研究,又需要分析异质性社会的全貌、建立概念操作化工具、验证相关理论的定量研究。民族学需要在传统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他研究方法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构式语法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Goldberg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中提出了动词与构式的双向互动观,但在实际论述中却过于强调构式对动词的单向压制,降低了动词义对构式生成的贡献,忽略了对构式组构成分的系统研究。以构式与其组构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为视点,从构式压制与承继的辩证关系出发,进一步阐释图示构式生成是构式与组构成分在互动压制和多重承继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同时,基于封闭语料库穷尽分析汉语羡余否定构式"好不X"的特征,结果表明: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是双向互动的;图示构式特征的形成取决于构式对其组构成分的多重动态承继;图示构式基于互动压制承继合力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8.
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教育研究在处理民族性时尚存在以下问题:在教育内容上,未能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未能处理好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在对学生学业成就状况归因分析时,未能处理好文化因素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研究者对有关民族教育政策的误读和对民族教育"特色"的误解;二是后现代思潮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滥觞。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制约性,树立国家认同的高层次性观念,注重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思考民族性,坚持发展理念,合理定位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民族教育研究处理民族性的恰当思路。  相似文献   
69.
民族地区高校地处民族聚集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高校应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助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