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于潇 《人口学刊》2004,(5):38-41
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最强的地区,从传统就业体制向市场化就业体制的转换较慢。在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竞争中,国有企业转向市场化就业体制的内在动力逐步增强,国有企业内部两种就业体制并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二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在释放冗员,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自身调整雇用制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整合与协同发展,各城市之间如何打破机制体制障碍,形成更加紧密的空间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关系,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的角度,运用城市流模型和欧式距离法分别从产业协作和要素流动维度分析湾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以分析湾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协同与联系。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作性不高,空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且各城市间的城市流强度差距悬殊,城市发展较不平衡。此外,湾区要素流动及匹配效率不高,整体上呈较强的竞争型区域空间关系,城市间发展协同性不强。基于此,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平衡、协同发展,使其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理、经济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本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补型城市间的高效合作,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以及通过有效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推动地区间构建互补合作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3.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下的老年护理服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增多,另一方面,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药物副作用等使残疾人、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增加,加重了介护的负担,介护对策也成为社会问题。2000年4月日本建立介护保险制度以后,形成了系统的老年照顾体系,减轻了家庭负担。日本老年护理服务对我国建立老年人福利设施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建立一种引入迁移人口的人口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根据年龄别净迁移率测算出各年龄段分性别的净迁移人口,并将模型划分为零岁人口预测模型和非零岁人口预测模型分别进行预测。根据此模型可预测人口总数、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劳动人口总数、老少比变动情况及各年龄段女性人口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75.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也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基于人格三层次理论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分析框架,从新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特征等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者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与开放性人格特质评分较高会实现更大的外在职业成就,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与开放性人格特质评分较高会收获更高的内在职业成就;成就感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外在与内在职业成就;劳动者勤奋心得评分较高会收获更高的内在职业成就。此外,非认知能力通过职业匹配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也通过增加职业投入、积累社会资本影响职业成就。  相似文献   
76.
于潇  常州 《人口学刊》2023,(1):6-10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未来我国将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更为明显。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将集聚理论纳入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与城市宏观数据,研究城市人口集聚对劳动者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市人口集聚通过个人收入、职业匹配与公共服务等集聚收益对劳动者就业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通过工作压力、城市房价与交通拥堵等集聚成本对劳动者就业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仍能提升劳动者就业满意度。第二,城市人口集聚对城市户籍劳动者、高教育水平劳动者与体制内劳动者的就业满意度提升更大;相比人口高度集聚城市,人口中度集聚城市的规模扩张更可能提升劳动者就业满意度。第三,基于集聚经济理论“空间发展钟形曲线”,都市圈空间不平等表现为经济一体化的集聚阶段或分散阶段。相比经济一体化分散阶段的都市圈,处于集聚阶段的都市圈,城市人口规模扩张更可能提升劳动者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78.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人口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潜在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加剧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东北地区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最好的地区,人口长期处于超低生育水平,在全国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困难和人口问题并行,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老龄化问题加剧。同时,国家两孩政策、三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提升东北三省人口的生育意愿,一个孩子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的实际子女数量。为探究东北三省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本文根据2017年东北三省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照料形式以及社会照料预期可负担成本对于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根据社会照料的预期可负担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值对比分析其对于城市和农村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二孩的决策并不是由女性主导,而是受到家庭的综合影响。相较于家庭照料,社会照料显著降低了受访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社会照料预期可负担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另一方面,当社会照料的预期可负担费用低于实际费用时,女性的生育意愿会被显著抑制。这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社会照料的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降低其生育意愿。以上结论显示东北地区已经进入了成本约束型低生育发展阶段,建议加大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0-3岁婴幼儿早托机构以及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