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69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石屏彝族“海菜腔”是从异龙湖中的海菜而得名的。因它产生于彝族青年男女特有的民俗———“吃火草烟”活动,因此,旧时被称之为“草曲”。明朝初期,江西弋阳腔传到滇南,再与石屏彝族的“草曲”相结合,并冠以“海菜腔”这一美名。海菜腔在“吃火草烟”这一习俗中被长期保存了下来,在这一习俗中所唱的民歌,也得到了广为传播,创造、发展。海菜腔是彝汉合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2.
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史,都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律中,随着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尚的不同而不断变革发展的。本文拟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将彝族文学的历史性变革,即由原有的母语叙事模式全面转向汉语写作模式这一文化变迁现象,作为彝族文学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命题加以透视。同时,分析和揭示彝族文学变革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底蕴、当代形态、时代背景及未来走势。一、烙印:由母语叙事转向汉语写作的初期现实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过程,彝族文学同样顺应这一历史发展主流,较早地由原有民族母语文学形态踏上…  相似文献   
83.
“烟盒舞”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发展水平也较高的一种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苑中的一枝艳丽琦瑰的鲜花。本文拟从“烟盒舞”的渊源、流传及其种类、基本特征等方面,揭示“烟盒舞”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4.
阿蕾的小说被称为“族女性系列小说”[1],确切些说是族悲剧女性系列小说,思想上、艺术上均有研究的价值。主题的悲剧由盛中国作家历来关注、同情自己民族妇女的命运,这只要提一下鲁迅笔下的单四嫂子、祥林嫂、何姑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萧萧、三三这些悲剧女主人公的名字就足够了。阿蕾“崇拜鲁迅、沈从文””’,她对自己的民族──族妇女的命运也十分同情、关注,几乎把焦点全部对准她们的恋爱、婚姻、家庭悲剧。试看:《根与花》。写拉玛奶奶格守男尊女卑的古训古制,即使三个儿媳都把她当牛马,谁也不愿意供养她,她都要呆在他们家里…  相似文献   
85.
凉山彝族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婚姻的等级制和血缘制。血缘家支成员间的经济互助、普遍的崇尚英雄等。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内容、鲜明的民族特色,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彝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汉、英语文化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形成多个汉、英语文化圈,且正在以高速度、高质量传播着,并根据近年来考古和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并成为西方民族学理论之一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则未来人类学研究界有可能出现世界文化发端于中国彝族之说,而文化传播论对教育事业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7.
试析凉山彝族传统临终关怀行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人临终关怀的实践来源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同西方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彝族人的生死观、临终状况的界定、临终关怀的特点和临终病人的权利几个方面对彝族人传统临终关怀行为进行尝试性的分析,认为该文化事项根植于彝人的传统,它借助宗教仪式来实现对临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这种传统临终关怀行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文化濡化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88.
李晓莉 《学术探索》2004,(8):112-116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其婚姻家庭无论是在择偶标准、婚姻缔结、婚姻关系调适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对直苴彝族婚礼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其特点,探讨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近一个世纪我国彝族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及评述。 2 0世纪前 50年 ,是我国彝族史研究的开创阶段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我国还只有很少的学者专门从事彝族史研究 ,且研究领域比较狭窄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彝族史研究发展迅速 ,硕果累累 ,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90.
彝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惯法和纠纷解决机制。在今天的凉山彝族地区,既由于传统的根深蒂固,也是由于人们现实的需要,"德古"调解依然是彝族群众解决纠纷最主要的方式。探讨如何利用"德古"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传统的法律职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更好地为今天的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