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15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1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811.
~~朝鲜时代书院的成立与发展@李树焕$韩国岭南大学历史系!庆尚北道~~~~~~  相似文献   
812.
高校的完全学分制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但是也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难度和工作量,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需要改革完善。东港学院为配合学分制改革,创新一种管理模式———书院制。打破传统的系科建设,成立五大书院,引进社区、学区、番号班级等新的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班级建设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13.
814.
成都尊经书院以通经学古课士,文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书院不课时文,并非只重学术,举业既属于书院文学教育的内容,也是书院教育的一个目标。经史之学是文学教育的根柢,同时保证了文学教育的道德底色。文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经世倾向,书院文学的境界和气象由此阔大。文学教学注重分体研习、循序渐进、书目指引、示范评改。文学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张之洞提倡的“清真雅正”,二是王闿运引领的“古雅绮靡”。书院的日常活动包括抄书、讲谈、考课、批阅、宴游等,文学教学与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总体来看,尊经书院的文学教育是审美的,也是功利的;是当下的,也是传统的;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它以儒学为学术本位,以文体为教学支点,向外融合“科举”“经史”“经世”等社会价值,向内关联“功名”“风格”“日常”等人生体验,是具有“文学与文化生命整体性”的“大文学”教育。理解近现代以来“大文学”观的发生,书院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相似文献   
815.
816.
基于A大学2016、2017、2018三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从毕业生的就业视角探索现代大学书院制育人机制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的影响因子。建议A大学在书院制改革过程中要加强校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就业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通识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挥导师学术专长,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性指导;提升辅导员综合职业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17.
台湾书院的儒学精神承继自鳌峰书院,也与来台担任地方官的朱子学者密切相关,通过对台湾书院学规文献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的综合归纳探讨,可追溯儒学从闽地到台湾的重要轨迹。来台地方官宣扬朱子《白鹿洞学规》笃行精神,诠释读书人之应守与应为,期待学子提高道德标准,注重实践,期以改变此移民岛屿民风;而台湾书院士人在获取功名后,身体力行地将朱子学精神发挥于内忧外患的社会,在经世致用中表达了对《白鹿洞学规》精神的诠释。  相似文献   
818.
凡具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书院,因为其教学程度和学术水平高低不同,自然形成了一种等级上的差异。一般来讲,自家族、乡村、县、州、府、省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塔层。州级书院是这个塔层中很重要的一环,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19.
新亚书院是一个由学问家创办主持、带有强烈儒家理想色彩的理念型教育机构。新亚书院的主要创办人钱穆有着明确和一贯的理想,通过其作为和其理想相对照以及考察新亚书院的种种遭遇,可透视出理念型教育机构会遇到由文人理想和学者行政之间的张力而衍生出来的各种现实难题,包括经费问题、文化主权问题、分科设置与学生职业前途问题、理念型团队和人事问题、规模问题、学术研究问题和身份冲突、与行政当局的冲突等。这些矛盾具有典范性,体现出变革时代具有儒家理想的知识分子在变与不变中的知行持守。理念型机构的成败不能简单地以其自身兴衰为标准,蜕变为常态机构某种意义上也是理念型机构的成功。  相似文献   
8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