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6篇
  免费   1814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3326篇
劳动科学   218篇
民族学   8567篇
人才学   553篇
人口学   519篇
丛书文集   7507篇
理论方法论   1405篇
综合类   18746篇
社会学   2371篇
统计学   1433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819篇
  2020年   999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1114篇
  2015年   1292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653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369篇
  2010年   2956篇
  2009年   3029篇
  2008年   3539篇
  2007年   2729篇
  2006年   2128篇
  2005年   2055篇
  2004年   1856篇
  2003年   1646篇
  2002年   1334篇
  2001年   1339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调整,可以发现其内核实际上就是在个人与集体的天平“定盘星”上考量与抉择,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史的分析方法,基于土地所有制和所有权的理论视角,溯源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变迁的四个阶段,可以透析出三点改革启示:农地集体所有制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明晰农地赋权,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重视农地关系,发挥好政府规范和引导服务的主导作用。以史为鉴,有助于从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变迁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规避弯路,正确处理好新一轮土地改革的个人与集体权益,校准个人与集体的天平“定盘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2.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93.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难点在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治理问题。关于区域性贫困治理的实践,存在三条治理道路,分别为以中央为主导的资源直输式贫困治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式贫困治理,和以农民为脱贫主体的资源反馈式贫困治理。上述三种治理路径,均以国家的资源输入为前提,但是在作用主体、实践理念、实践绩效和实践困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民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配置上的不同。只有以农民为脱贫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才是治理我国区域性贫困问题最为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4.
[提要]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军民融合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集的报刊文献,对我国抗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主要发文报刊、研究机构与作者、研究热点以及相关分析等。  相似文献   
95.
[提要]文章提出中亚史与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形成有关,在单线社会形态论和文明等级论影响下,中亚成为静态历史地理空间;而中国的中亚史研究则有“外族盛衰连环性与外患内政之联系”的传统,中亚是动态历史地理空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河西走廊“绿洲桥”则体现了包括历史中国与周边共享的动态区域性世界,而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区域秩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亚洲区域性世界消失。“绿洲桥”作为区域关系研究的视角改变了历史研究向来以“中心”为对象的局面,超越了中心对中心、中心对边缘的研究视角,从而突破了东西二元的话语结构,为建构中国自身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史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可作为理解“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另一层深意。  相似文献   
96.
[提要]网络直播的兴起体现着“微时代”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在一种“奇观化”和“镜像化”的呈现中,它不仅孳生了网络亚文化的“拟像共同体”,也预示着一种多面相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技术的泛滥与符号的增殖使得拟像的狂欢进一步放大了情绪的互动,更将主播的身体抽离于自然的意义,使其在一种“情感劳动”的消费模态中被赋予了规训性的审美话语和商品般的价值层级。这种消费文化的形成不仅体现为符号差异与象征资本之间所产生的交换与互惠,也表征着“生存性消费”向“享受性消费”的时代转位;其背后所关涉的则是一种“消费资本化”的驱动和运作。  相似文献   
97.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国家战略。“五个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战胜乡村振兴困难的力量之基,是有效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从认同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从广义教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及基于乡村广义教育的功能现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难点问题,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视角下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8.
小提琴是属于西洋乐器的一种,而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则堪称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机交融协作之后的特殊艺术产物。很多中国本土音乐家的小提琴作品中就体现出了对民族文化的高度借鉴与融合,使小提琴这种西洋乐器也能够在演奏中较为完美地表现出传统文化及民族风情。有的小提琴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从民族传统音乐作品中取材,但也融合了某些地域、民族及年代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特色。本文对小提琴作品的民族风格的内涵及由来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发展民族化的小提琴创作及演绎艺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
重塑国家公园集体土地权利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完善的国家公园土地权利结构体系是实现国家公园内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支撑。不同国家公园试点区内存在不同比例的集体土地,原有由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土地租赁和保护地役权构成的国家公园集体土地权利结构体系,存在对国家公园内容集体土地多元管制需求的供给不足。塑造满足供需均衡要求的国家公园集体土地权利结构体系,需要充分运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民法典编纂两大历史机遇所创造的制度空间,并借鉴国家公园土地权利结构体系的域外经验,通过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强化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保障以及确立保护地役权制度的多元路径,最终在国家公园立法中确立由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及保护地役权规范,构成的国家公园集体土地权利结构特别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