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5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91.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本文认为,要推进教育制度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就必须在概括、总结和吸收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立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必须厘清下列两个问题:教育制度的本质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从维特根斯坦所论及的七个日常语言命题出发,用浅显的方法描述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描绘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逻辑色彩和修辞色彩,展示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本面貌,同时揭示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修辞学描述特征。  相似文献   
93.
知识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一流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诉求,深度学习能力持续受到关注。通过构建拔尖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课程要求、有效教学实践两个自变量,以及深度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对教育收获的影响。对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的206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2018年课程要求、有效教学实践、深度学习和教育收获得分比2015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富有挑战性的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有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增加;学生良好的深度学习能力与科学的培养机制息息相关;学生实现真正的教育增值取决于师生共同配合;特色教学模式为"拔尖计划"2.0版新举措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总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倡导的"导师制、精英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4.
河南大学堂是清末河南创办的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由河南巡抚锡良于1902年在河南省城开封游击衙署原址上创建。它与大梁书院和河南贡院并无联系。  相似文献   
95.
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关注各自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些基础教育政策一般包括学制政策、课程政策、教师政策、管理政策以及经费政策,其目的在于追求基础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政策上,既凸显了共性,又凸显了差异。因此,在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应该确立整体观念、科学观念、复杂观念和目标观念。  相似文献   
96.
闫广芬  田正平 《文史哲》2004,2(1):36-44
近代商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也为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洪流。他们对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功能、教育对象的理解和阐述,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观念;他们以多种形式投资教育,并通过办学活动如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校风校貌的建设、对高水平办学质量的追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7.
从新学教育看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城乡一体。近代兴学以来,新式教育机构密集于城市社区,基本上将乡村排挤出去,乡村精英源源不断地脱离乡村向城市集中,乡村整体上的文化水平陡然下降,城乡一体的传统文化模式开始出现裂痕,久已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乡村社会出现了全面危机,而且在事实上将乡村社会推向了日益崩溃的深渊。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决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哈弗罗斯从当代基督教德性伦理学的角度提出,必须剖析现代伦理学的关注点及其问题,改变其思维方式,实现伦理问题的转向,从行动、选择转到作为能动者的人,从普遍转到特殊.不应该把行动与整个自我分开,对行动的描述,是从个体在共同体的角色中获得理解."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要优先于"我们应该怎样做".伦理学是关注特殊性的学科,所有的伦理反思都是相对于特殊的时空而发生.道德主体的自我也是特殊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必须做什么,而是如何去做.这个"如何"只有通过观看和跟从具体榜样才能学到.这是一种变革道德理智的努力,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说明特殊榜样的重要性,指出了伦理困境的本质及新的解决思路,启发我们要重视对人的塑造.  相似文献   
99.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和日本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两种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以人为本,主张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批判教育弊端。但两种教育思想的核心和主旨存在根本差异:小原国芳以宗教为最高价值,调和教育和工业化发展的矛盾,以其理论为指导付诸办学实践;杨贤江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武器,指导青年学生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00.
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民风民俗中加深民族认同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爱国主义情感实际上就是民族认同感。我们不能指望从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应该从传统文化中、从生活实际中、从民风民俗中领悟中华民族的特征。通过旅游寻根、祭典祖先、解读家谱和考察节日,可以使青少年一代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