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佛教入宋以后得以复兴,因舍利信仰的流行而重建了大批佛塔寺院。通过入日宋商信息传播,日僧奝然因此来宋求法,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他是为巡礼而来,并认为宋初中国佛学已经衰落,日本佛学已经凌驾于中国之上。本文仅从奝然在来宋请求雕版《大藏经》的同时迎求舍利、研究造塔技术这一事例证明,他来宋目的是为日本求法,建寺传法。  相似文献   
2.
郝祥满 《兰州学刊》2006,68(12):119-121
10世纪末密教在日本非常盛行,相对于显教,密教非常重视事相,除祭祀和咒语之外,教徒最为看重仪轨和佛画在传教中的作用。由于日本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对于曼荼罗的重视,此后来唐和来宋的日僧都要携带大批曼荼罗密画回日本,这些曼荼罗和反映密宗思想的佛画输入日本使中国绘画艺术不断影响了日本。奝然的来宋使10世纪的中国绘画艺术再次冲击日本,同时也使一些绘画珍品在异国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郝祥满 《21世纪》2010,(4):52-53
在日本,贵族有贵族的风流,武士有武士的风流,而僧人也自有一番风流。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国文化,更善于取含,对于佛教也是趋利避害。日本人既要享受做和尚的好处,也要保存人欲,一个民族的禁欲文化主要来自其民族的原始宗教、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日本既找不到禁欲的民族宗教,也没有形成禁欲的道德传统,因此,日本尽管引进了印度和中国主张禁欲的佛教,但他们在守色戒方面并不能坚持很久。  相似文献   
4.
解析日本武士道"死的觉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的觉悟”是日本古典武士的道德原则,是武士道形成的第一阶段。武士对于死的独特认识不仅影响了后期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内涵,而且至今还影响着日本作为加害者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意识———有“耻”的感受、无“罪”的觉悟。本文试就日本武士剖腹(切腹)自杀的动机、武士道“死的觉悟”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武士道生命观与罪恶认识展开解析。一、日本武士剖腹自杀的动机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武士“视死如归”的自杀冲动及其选择剖腹的死法。“大约在十五世纪之末,允许一个武士切腹自尽,免得他受着正法的羞辱,这样…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大多否认北宋与日本关系的政治性,认为政治和文化、经济是分离的.其实,宋日关系虽不同于隋唐和元明时期的中日关系,两国之间虽没有正式的使节往来,但两国为建立政府间的联系做了一些试探.由于宋朝只能给予日本朝贡国的地位,而民族自尊心越来越强烈的日本希望与宋朝对等,于是中日之间的册封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日本只是通过僧侣向中国送达了暧昧的国书和贡品,两国在半官方半民间的形式下维持文化和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6.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武昌首义,中国社会各阶层逐渐达成急需变革现实和体制的共识,西方政治学术的流传则促成中国与欧美、日本国体、政体的比较研究.各阶层通过报刊辩论,将中国落后腐败的症结归于皇权专制,至于变革方式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改良、是种族斗争还是民主革命,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各阶层存在分歧,最终,革命行动结束了理论争辩.各种“专制”论的传播以及抛弃专制体制的要求使各派之间达成妥协,从而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台山文殊信仰自北魏、中唐形成以来,很快就影响到了印度、日本等国,作为密教、天台宗等的教学中心,尤其吸引了日本各宗入唐留学生,五台山成为日本僧众入唐朝拜、巡礼的首选圣地。进入10世纪以后,由于末法思想、净土信仰的影响,五台山信仰在日本普遍流传,作为文殊净土象征地,五台山成为日本入宋僧巡礼皈依的佛国。  相似文献   
8.
论张之洞调整中日俄三角关系的外交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俄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扩张,清政府如何妥善处理中日俄三国关系,谋求国家安全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张之洞积极参与清政府的外交事务,在沙俄霸占伊犁、日本侵占琉球期间,他提出了"赂日阻俄"的主张,在甲午战争中国战敗赔款前后則主张"联俄抗日";在德国抢占青岛、俄国强租旅大之时又改弦更张提出了"结日阻俄"的主张.张之洞调整中日俄三角关系的主张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但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外交理念窠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