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杨筑慧  胡文兰 《民族学刊》2019,10(1):39-46, 108-111
瘪是从牛羊胃或小肠中提取的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所制成的一种汁液佐料,以之加工的菜肴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少数民族中,其食用过程往往带有神圣性与仪式性。但因其来源与“他者”认知中的“卫生”有巨大的差距,长期被视为肮脏、落后、原始的表现,并推于食之的少数民族。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展,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在媒介、游客、地方政府以及乡民的大力推介下,瘪逐渐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健康、原生态的表征,以及一定地域文化的象征符号。瘪的话语建构,反映了人们追求新奇、包容多元的现代性反叛,借助于瘪,那些曾被视为原始、落后的地域和人们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身份标签的扭转。  相似文献   
2.
看了利奇的《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极力批判了平衡论将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的社会系统的观点,主张动态的平衡。但至今为止,后来人在文化变迁的研究中貌似很警觉他的见解,可在操作中却摆脱不了构拟模式系统的嫌疑。这也许是变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一大困境,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