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1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315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回首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东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讨论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但对二者各自的渊源及其冲突的根本所在却缺乏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目的是要回归对本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自信和坚守,以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全球化的席卷而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奋斗历程中,更应懂得“得文化者得天下”的道理。在这场真正掌握文化话语权、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更高层次竞争里,作为东方文化核心的中华文化应何去何从,中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如何坚守,以及主“静”的东方文化形态是否要化静为动地去迎合主“动”的西式文化,这其中的种种问题正是我们今天所应积极探究的。  相似文献   
3.
康晓光  卢宪英 《学术界》2015,(1):135-150,325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藏汉地缘空间结构上的便通性、民族生理学意义上的亲缘以及汉藏语言系统的共性,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通过多元渠道,尤其是儒家教育政策的实施,将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传播到藏族地区,不仅改变了藏族社会的风貌,也推动了汉藏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民营企业家为研究对象,采用跨案例分析法探讨企业家伦理领导行为的内涵结构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中国情境特点的民营企业家伦理领导行为量表。研究结果显示:受中国儒家伦理文化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家伦理领导行为包括"德性修养""集体动机"和"天下情怀"三个维度;企业家的伦理领导行为表现为"修己安人"的关系内涵,企业家自身不仅践行着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且将之扩展至对员工、组织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本研究开发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伦理领导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章丰富了西方伦理型领导理论和高阶理论研究,对中国本土企业家如何提高领导力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虚拟生存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存方式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对虚拟生存视域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对儒家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行挖掘,探讨儒家文化和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合的契合点,可拓展德育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探寻儒家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教育的建构路径,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8.
面对灾害频发的国情,习近平高瞻远瞩在防灾减灾方面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以及以防为主的理念等,上述理念皆在儒家文化中有迹可寻.诸如儒家的"仁爱""天人合一"以及"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等.这种扬弃的传承使习近平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表现出独特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强调道德理性和理想人格的修炼、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改造,以及其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思想,对于建立人类的普遍伦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因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因此又被称为"五四"启蒙。这场运动将以资本主义配置为典范的现代性观念广泛传播,但最终中国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心理上来看,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五四"青年传播的启蒙思想本身存在误读,混沌不明;近代中国的启蒙一直面临着"救国存亡"的压力,社会主义更好地回应了富国强民的需求;儒家传统文化作为群族心理和生活方式参与进现代性建构,影响着民众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