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49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管理学   18253篇
劳动科学   937篇
民族学   2772篇
人才学   2573篇
人口学   1075篇
丛书文集   17871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3823篇
综合类   34334篇
社会学   7599篇
统计学   509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47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1261篇
  2019年   1363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1192篇
  2016年   1688篇
  2015年   2272篇
  2014年   6243篇
  2013年   5771篇
  2012年   6929篇
  2011年   7762篇
  2010年   6857篇
  2009年   7177篇
  2008年   8953篇
  2007年   5972篇
  2006年   4457篇
  2005年   4819篇
  2004年   3412篇
  2003年   3375篇
  2002年   3342篇
  2001年   3052篇
  2000年   2353篇
  1999年   924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贸易提升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产品进口贸易和农产品出口贸易均有利于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提升作用更大;(2)相比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渠道,农产品贸易通过促进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提升作用更强;(3)农产品贸易可以通过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即存在农产品贸易→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4)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变高的动态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因此,要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一方面离不开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结合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施行差异化的农产品贸易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产品贸易的正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把握中国人力资本错配状况,文章构造省级和产业级面板数据及构建人力资本错配系数,研究发现:东部和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配置不足而中西部则配置过度,但市场化进程总体改善了全国错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均改善了当地的人力资本错配,但中部地区仍有待解决;全国人力资本错配呈现先略微上升后持续下降趋势,这与行政垄断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的强度有关;近年来,一产和二产的人力资本错配显示出我国正面临农民工"返乡潮"和经济"脱实向虚"趋势.基于上述发现,政府要促进劳动力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雁阵"型产业布局,尤其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储备.  相似文献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与需求曲线形态的关系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目前通行的外部性的定义是需要改进的;对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特性的有的理解也应得到某种矫正;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的选择和取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对I=S恒等式与IS之间的“矛盾”应有符合理论逻辑的解释;对投资乘数的相关分析也可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条件下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革开放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形态表现。而从系统视角看,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在不确定性上升了的外部环境和系统自主性内外双重作用下,对其结构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过程和方向。系统具有抗扰动、维持秩序的自发倾向,根据这一适应性原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坚持三个重点,其中,开放是首要原则,创新是根本动力,协调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采用 Hicks Moorsteen指数对中国省域以多维城乡差距为非期望产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 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城乡差距的包容性 TFP指数低于传统 TFP指数,技术进步的快 速下降是导致 TFP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包容性 TFP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差异;滞后一期的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全国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倒 U型”关系,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地 区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正相关。城镇化率有助于推动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但 与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要推动经济包容性增 长,必须缩小多维城乡差距,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以 及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背景;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也是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此形成新发展格局:(1)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2)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加快建立和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加快消费转型升级、重塑新型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基于新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迭代与升华.当前东北地区当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依据对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价值升级,依托法律的价值导向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现法律与技术在绿色发展命题下的交互,运用法律激励机制破解集体行动困局,激励全社会投入绿色发展实践,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 154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调查,探索累积生态资源、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意向性自我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青少年拥有的生态资源数量正向预测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而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于生态资源数量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关系。这表明,累积生态资源既可直接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产生积极影响,又可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意向性自我调节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在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中,需要凸显青少年在自身发展中的自主性以及多重生态资源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对中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在世界上实现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稳健有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工业综合实力更加凸显;民生保障惠及全体人民;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实现重要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未来面临的国内外挑战.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