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9):60-63
文章简述了牦牛的特征、驯化和传统饲养,分析了牦牛对于藏区牧民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藏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占有突出地位,跳神表演中作为神兽而出现。  相似文献   
2.
3.
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 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 在“成功冶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冶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 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冶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 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冶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检测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t回归模型考察时距效应视角下,流动人口的职业类型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经商商贩相比,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林牧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商业服务人员的定居意愿强烈,而服务人员、生产人员、运输建筑人员、设备操作员和无固定职业者的定居意愿较弱。职业类型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受迁移时间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在不同迁移时间和迁移距离下,不同职业类型人员的定居意愿强弱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定居意愿最强的是省内中期,即在城市居住4~10年、省内迁移的农林牧渔人员;最弱的是跨省短期,即在城市居住0~3年、跨省迁移的运输建筑人员。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实施哈萨克游牧民定居工程过程中仍存在的牧民生态意识不强、垦草开矿、超载放牧、过度发展旅游业等现象,指出哈萨克游牧民族定居工程建设发挥着草原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作用,提出应转变牧民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定居牧民生态意识的自主性,为牧民定居和生态草原建设提供行动准则和法制约束等措施。旨在构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与生态草原建设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取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积极效益。  相似文献   
6.
你局《关于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享受一次性离职费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并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现函复如下:一次性离职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对归侨、侨眷职工因出境定居终止劳动关系不再享受退休待遇而由企业支付的一次性补助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对不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归侨、侨眷职工获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时。支付一次性离职费应根据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统筹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牧民定居及其牧民未来发展——以雀尔沟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呼图壁县雀尔沟镇哈萨克族牧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目前该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定居牧民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己见,本文认为当地政府制定地区发展计划时需倡导参与式发展、让当地居民受益的理念,并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资金投入和限制当地牲畜数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非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一个典型,若尔盖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诱发肇因与生成机理极其特殊复杂,其防治逆转艰辛缓慢且易反复。基于对辖曼牧民的灾害感知与应对实践的人类学考察,文章从地方视角呈现了当地沙害的灾变过程以及沙害治理中本土经验智慧和地方能动参与的积极价值,指出将工程项目的治沙工作在地化为一种化解沙害的生活实践领域,当地应对沙害的社会机制建设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性。  相似文献   
9.
流动青年初入城市,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群隔离现象会严重阻碍群体融入城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尝试对当前流动青年面临的社群隔离及身份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湖北省流动青年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发现,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落户意愿不一致,虽然事实性定居意愿强烈,但是制度性定居意愿却偏低;青年群体流入城市后产生社群隔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会对其身份认同和城市定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距离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心理距离对身份认同影响显著;当流动青年产生社群隔离时,其身份认同对于定居意愿的影响将会变得不显著。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完善流动青年户籍制度的保障,并积极鼓舞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入,减轻社群隔离现象,从而形成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10.
甘孜藏区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建设是实现甘孜藏区牧民"完全定居"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区域和社会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当前甘孜藏区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提出加强甘孜藏区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多元治理,树立牧民参与意识,培养社会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