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泰州学派放眼明代中叶"会"从原有的家、国结构中脱颖而出的现实,通过对"身"、"友"、"会"等诸多观念的重新阐释,提出了社会由个人之志趣组成,重视个人的价值,倡导个人权利与尊严等重要思想,对"会"的组织结构和组成机理做了理论上的总结.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泰州学派所描述的这种新型社会形态,正是现代意义上的"杜会".  相似文献   
2.
宣朝庆 《人文杂志》2012,(3):156-162
"如何进行社会价值重建"是当前学术界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拟通过春秋战国至汉初的长时段历史研究,给予社会价值重建以历史的、实证的观照。研究认为,价值重建过程表现为价值创新和选择,受到知识分子群体崛起与参与、平民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国家利益介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元社会力量在公共领域中博弈的结果。这一时期的价值创新主要表现在民本、贵公、无为等价值的重新挖掘和发展,而社会运动所构成的价值推介过程始终与国家的价值选择过程相伴行,只有社会价值与国家利益相契合,并得到国家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时,社会价值重建的工作才最终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3.
历史社会学是当前中国社会学的热点领域,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也为历史社会学的主题拓展提供了新方案。作为历史社会学的内嵌议题,现代化在当下阶段的思考需要落脚于对城乡中国的理解与诠释上。这一方面需要看到人的现代化和城市等级秩序下未来城乡的融合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需要从构建城乡叙事和城乡记忆的角度为现代化速度过快而引发的心灵危机提供解决方案。将以城乡中国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议题纳入历史社会学视域,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城乡区隔,更快更好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关公信仰与商人精神——一种基于宗教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都市民间信仰。在现代都市社会,关公神像不断出现在豪华的商业大厦中。商厦中的关公信仰对商界人士具有多重意义,它既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树立自我形象,也可以为商海弄潮者提供精神安慰,还能够帮助商家塑造诚信形象,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关公信仰所蕴涵的经济伦理价值对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剖析关公信仰在当代的发展演进,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5.
6.
泰州学派的平民性特点与其创始人王艮的生命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代中晚期的制度变迁中,王艮以经商突破赋税货币化,以儒学改造生活世界,均是社会下层民众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变动的重要表现。泰州学派是王艮以平民社会为思考基点,在学习儒学、应用儒学的过程中逐步创立的。在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王艮受到心学群体的重要影响,但是起关键作用的则是在其家乡参加讲会的平民大众,王艮在与他们讨论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发展出泰州学派的乡村建设品格。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地方社会精英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士绅和专业知识分子是两个重要群体。1933年河北定县成为县政建设实验县,当地士绅与主持实验县工作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之间的激烈冲突随之爆发。该类型社会冲突以士绅阶层的抱怨、污蔑、制造负面社会舆论为重要特征,反映了士绅阶层在农村社会和乡村建设中权力地位的边缘化。士绅阶层地位的没落,表面看来是平教会在乡村建设中刻意通过组织创新扶植农村青年参与乡村建设,致使士绅在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中大权旁落,其结构性原因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士绅阶层在农村经济破产的情况下,经营高利贷活动,大量占有农村土地,与农民发生严重的经济利益冲突,致使社会负面评价增加;二是国家在县域单位推进现代化的意志受到士绅阶层的阻碍,平教会冷落士绅实际上代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在现代化问题上的角力。  相似文献   
8.
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学术创新之一,是“社会学中国化”的成功尝试。社区研究的兴起校正了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路向,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完善了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学学以致用、爱国爱群、独立自主、关注底层的学科理想,为社会学的中国风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困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调研发现,城中有房的婚姻需求推动脱农进城成为村庄的流行理念。在经由购买婚房竞相进城的村庄场域中,村落结构与传统习俗不断扭曲变形,老年人在此过程中面临心理层面的相对剥夺体验。同时,进城压力与家庭结构、代际伦理互构重塑,实现了竞争压力的代际转移。出于传宗接代的超验性文化追求与村庄去伦理化的"道德新建构",老年人自觉进入压力分配体制,在行动层面通过奉献贴补、隐忍体谅、自我牺牲的方式主动承担竞争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资源困境。在援助子代进城买房以实现婚姻的过程中,农村老年人身心俱疲。  相似文献   
10.
思想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社会活动,受制于特定历史场域中的各种社会力量关系对比,最终指向关于制度的社会选择,因此思想与场域、制度之间存在系统相关性。百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始终处于现代化的场域之中,国家、知识分子群体(包括政党)作为场域中的活跃力量,在乡村建设中相互竞合,催生出多元繁复的乡村建设思想,最终构建起一系列具有现代特质的乡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