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关汤显祖的词学活动,学人少有论及,本文则描述了汤氏与明清词坛的某些关系(1)清代某些词学论著中提及的“玉茗堂词”乃是书商牟利行为,可以推定其中并无佚失作品;(2)汤显祖的词体创新举措是他一贯艺术理想的自然流露;(3)清人对汤词的贬抑有失公正,主要是因为出于一种自觉的尊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空籍五岁     
史记陈杞世家「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为元年,故今空经年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为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说不甚明,疑文有讹夺。史记之意,盖谓自哀公死至惠公复立之时,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的思想相当驳杂,“道学”是最值得重视的因素。“道学”形而上的内在精神超越,赋予了汤氏独特的“思想者”气质,并进而影响他的文体选择。其古文理想和曲体价值观,均显示出重道德理性的传统“杂文学”观念在晚明时期的回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作品与世界、艺术家和欣赏者三要素的关系环节入手,梳理出齐梁文论家们对文学本体特征的认识,发现他们在普遍肯定文学外在语言形式的华美的同时,强调了文学情感性、想象性和生命性特征的内在统一。其中的某些观点可以和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学尤其是符号美学对文学的看法相互参照和印证。  相似文献   
5.
《汉剧研究资料汇编:1822-1949》(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是朱伟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汉剧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集中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表于京、沪、汉等地报刊上与汉剧相关的资料,不仅为今后的汉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而且,对于近代戏曲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史料建设而言,也有丰富的启发意义. 通常认为,汉剧至今已延续了三百多年,曾有"八百出"的剧目被创作或演出,长期兴盛于荆楚大地并流播到湘、豫、川、陕、闽、徽、粤、赣、黔、晋等地,对京剧的形成和楚剧、广东汉剧等剧种的艺术形态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或许是囿于荆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长期的"非中心"地位,汉剧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不仅远远落后于京剧研究,甚至落后于豫剧、黄梅戏、婺剧等地方戏的研究.点检相关文献,清末以来针对汉剧的著作可谓屈指可数,学界较为熟悉的大抵就是民国时扬铎的《汉剧丛谈》和《汉剧在武汉六十年》、阎金锷的《汉剧》,以及建国后刘小中、郭贤栋的《汉剧史源流》和邓家琪主编的《汉剧志》.还有一些著述(如王俊、方光诚的《湖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杜建国主编的《湖北戏曲概览》等)在论及汉剧时,虽然有不少新获,但其命意并不在于为汉剧而作专论或专史.可以不夸张地说,无论是质、量,还是学术影响,汉剧研究在戏曲史研究中的地位,与汉剧本身的重要性,是不相匹配的.正因为如此,对汉剧艺术形态、历史进程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了.从这个角度看,朱伟明教授主持这项课题可谓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五伦     
墨子言兼爱而孟子斥为无父世虽或疑其辞之过甚而终以其说为不刊此由溺于小康以降之俗以为亲疏远近,出于理势之自然,无可变革,而不知其皆由于人群之组织也。世言人群之伦纪以为自然不可变革者,莫如五伦。其实无论诸子书,即儒书之言伦纪者,其说亦不一律五伦之名,特见于中庸,最为人所习熟,遂奉为不刊之典耳。经子言伦纪,全与中庸合者,惟吕览之十际。壹行:「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乳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  相似文献   
7.
史记管晏列传:「大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老子申韩列传曰:「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篇中独颇载说难之辞,余皆不及焉。司马穰苴列傅曰:「世既多司马兵法,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孙子吴起列传:「大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商君列传:「大  相似文献   
8.
名他人之学     
史记信陵君列传:「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案项羽本纪,谓羽于兵法不肯竟学,而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有项王一篇,疑亦他人之兵法,而项王名之者。项羽百战百胜,固由其天才之高,亦必不得略无法度。汉高祖征英布,望布军置阵如项籍而犹恶之,则籍兵法之精可见。窃疑羽少时未肯竟学,逮赳兵后,又未曾不得进兵法者之教也。此古所谓学于其臣者欤?  相似文献   
9.
公羊荘公七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解诂曰「不修春秋史记也。古者谓史记为春秋」此言汉时所谓史记与古之春秋,异名同实也。案盖子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离娄下。是春秋为鲁史专名。然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李德林答魂收书,见隋书本传。案史通六家篇,亦有此语。则已为史籍通名矣。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传,为王不能尽  相似文献   
10.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国家精神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然而有着悠久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却不断地遭遇戏剧“困境”、“危机”、“出路”等问题的困扰。不管是剧目创作、舞台演出 ,还是理论批评 ,人们都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似乎不可逆转的态势的迫近 ,那就是作为曾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文艺样式的戏剧 ,正在逐渐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变迁的主潮中“淡出” ,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 ,从事戏剧研究、戏剧批评 ,特别是戏剧现状的批评与研究 ,就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而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