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为代表的结构语言学是"语言学转向"的直接源头,二战后结构主义与"语言学转向"思潮的碰撞衍生出法国(后)结构主义大潮。这股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文化思潮带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化主义"范式的整体转型,在此研究范式创建过程中,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学》采用的方法不再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而是初步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他在其中针对不同的阐释对象往往游走于社会学批评和符号学分析之间,这种双重理论架构一方面以所谓大众文化的语言工具作为意识形态批评,另一方面则从符号语义学上来分析这套语言的结构,从而达到"去神秘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立场出发,采用黑格尔的表象理论对"镜子说"的图像意识内涵进行探究,可以甄别出在共有的"镜子"譬喻之下的"模仿说""再现说",现实主义标举的"典型"理论和"反映说",自然主义追求的"屏幕理论"和象征神话模式,以及法国新小说的"纯物主义"理论等之间的精微差别.这种新颖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不仅深化了对"镜子说"现实主义美学谱系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初步提供了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经典文艺学命题进行别样阐发的范例与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非非主义"针对朦胧诗所采取的三种反文化策略,即语感的追求,形符的凸显,以及语义的现象学还原,这些策略一方面确实颠覆了朦胧诗比喻性的写作范式,给新诗创作带来了诸多先锋性样式;但同时由于这些先锋性写作样式削除了精神深度,也就带来了诸如玩诗、玩语言等不少负面现象,由此造成他们理论的宏大与创作的疲软之间巨大的反差。不过,以"非非主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的先锋实验探索真正体现了一代文体自觉,他们的诗语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在替现代汉诗建设廓清尽可能多的道路。总结"非非主义"以及整个"第三代"诗歌实践的成败得失无疑对于当下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伟胜 《唐都学刊》2004,20(4):73-78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 ,张新泉的诗歌集中地体现了滋养他的巴蜀文化的精神特质 ,即在坚守边缘化的写作立场上创造出充满巴蜀传统感伤和温情的“新现实主义”诗篇 ,从而形成了文火般美丽而刚强的艺术风格和幽默隽永与新颖别致的诗风。这些特征一方面凸现出巴蜀文化“重实际 ,黜玄想”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又与川人面对矛盾的一贯策略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现代性进程的迅猛推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技术工业的发展,张扬欲望的世俗文化业已取代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潮。伴随着传统社会秩序的衰微和社会分化、分工的日益细密,与之相应地在意识形态上个人把个性化作为人生理想,并以此来筹划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成了人生存的标尺和追求。但是,与此同时整个日常生活世界也被纳入韦伯所谓“科层制”的统摄之下。国家社会组织体系由于采用这种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带来技术的优化和效率的大大提高,同时也造成了非人格统治的普遍化,使得整个日常生活变为窒息生命自由灵性的“铁笼”。…  相似文献   
7.
图像意识就是指与图像有关的意识,它在广义上不仅包括以照片、图画、影像等为对象的图像感知行为,也包括了本源性感知和简捷性感知的表象直观行为,甚至还包括非直观的符号表象行为;从现象学角度对这四种图像意识行为进行认识论阐明,不仅可以把握图像的意义结构,而且还可以深究主体观看的行为及其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下比较诗学在方法论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寻求世界诗学的共同规律为标识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以及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普遍主义思维.比较诗学应通过采用现象学还原和谱系学的双重眼光,才能突破其方法论上的困境,进而寻求到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景象的囚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视觉文化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由于视觉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领域 ,涉及到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技术、传播等多种学科 ,所以视觉文化研究本身也就带有多学科的性质。本期笔谈集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不同层面的问题 ,从视觉文化的历史性描述 ,视觉文化与人的生存 ,景象的经济学 ,速度对看的影响 ,以及文学抵抗视觉霸权的可能性等 ,做了初步的有益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期笔谈 ,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视觉文化及其研究的注意 ,并期待着更高水平的研究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思想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留下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中,如何构建现代中国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如何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思维已经成了近年来人们热烈讨论的课题.在这其中,"文学感悟"、"文学体验"又显然具有某种核心的意义,如何在发掘现代文学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与概念,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认真讨论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地与国内其他学术刊物一起,分专题发表国内学人的系列新见."文学感受与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建设"议题由李怡教授与解正德先生共同策划,李怡教授主持.目前,参与讨论的其他刊物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名作欣赏>和<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