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不仅以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思想著称于史,而且创立了“两端”说,把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张载认为,天地万物无不存在着“两端”;“两端”之间,无时不在“相感”“相求”,“相兼”“相制”,从而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他说:“天包载万物于内,所感所性,乾坤、阴阳二端而已”(《正蒙·乾称篇》。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又说:“天地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直是“天”、“君”的天下,它们是主宰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而“民”则是它们的附属品和奴役对象,因此毫无地位和权力可言.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王朝的兴衰、更替,世道的治乱,使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或多或少看出或重视了“民”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时隐时显地贯穿着一条“民本”主义的思想.长时间以来,人们总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健全的统治之术,是巩固统治者地位的思想,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因而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研究.诚然,这种思想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其中却包涵着若干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个别思想家尽管是统治者的御用文人,但有时在个别问题上也可以闪现出重民思  相似文献   
3.
我国魏晋时期,开展了一场关于才、性问题的辩论。钟会将此次辩论的主要论点概括为“才性四本”。它是我国古代人才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应在我国思想史上占一席重要位置。遗憾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原著及钟会所撰的《四本论》早就遗失了,其他人有关这个问题的说法也大都阙而罔载,故前人鲜有论及,后人也就畏而却步。本文试从至今仍幸存的一鳞半爪的材料出发,对这场辩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作一些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曹操、孙权、刘备原是三支弱小的力量,但后来为什么会成为强者、大者,终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呢?应当说,知人善任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就人才学上的某些问题谈谈曹操、孙权、诸葛亮的不同得失,以便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