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火会亮的创作始终是以平民视角去关注底层,他的小说写出了乡土人在现代商业经济、现代官场强势的冲击下,人格和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变异;他关注民间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以及底层人和知识分子在抗守中,争取自己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的艰难和所导致的人性裂变。《村庄的语言》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力作。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的多维结构,包括感性现代性、理性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与乡土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呈现出对应的态势,新世纪以来的西部回族作家始终将底层视域作为集体性的叙事视角,对西部乡土的现代性转换在感性、理性与反思层面进行着艺术言说,进而构建出西部底层文学的生存、欲望、政治、文化、诗意等叙事模态,在丰富底层文学叙事空间的同时,也昭示出现实主义传统在新世纪文学版图格局中,重拾纯文学话题历史惯性所遗落的现实性、介入性与人民性。  相似文献   
3.
金春平 《兰州学刊》2014,(12):77-82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的区域特殊性,在文化形态方面,形成了现代文明为主,多元文明共存、碰撞与交汇的特殊文化场域,造成了西部小说作家叙事身份与主体价值的普遍认同障碍,集中表现为"文革"结束之后的"个体价值与政治规约"的叙事焦虑,世纪末以来的"启蒙批判与感性解放"的叙事焦虑,以及21世纪以来的"地域边缘与话语中心"的叙事焦虑。西部作家的主体性叙事身份焦虑,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语境当中主体性建设的典型镜像,也真正实现了对现代性理念在"反思和超越"层面的论战式美学批判实践。  相似文献   
4.
启蒙话语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统摄性文化主题和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独特身份符号,在世纪末的文化转型中陷入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通过总结和反思20世纪启蒙话语体系自身的本体意识,探寻启蒙主题在中国的历史更迭,以此透视世纪之交转型期的文化语境,探讨启蒙传统的未终结性,新启蒙的转型背景、启蒙本体论的嬗变,以及启蒙策略转型,尤其是启蒙者身份的隐匿和启蒙对象的扩张,才能彰显这一文学传统和文化思潮的未来走向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精神纽带,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文学观照的意识形态,回族作家拥有的特定族属身份和底层观照意识,经过作家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之后,成为他们近距离地感受民族生活、细致地体验民族文化、敏锐地洞察民族精神世界的最佳视角。本文以回族作家石舒清、李进祥的小说创作为例,探究作家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立场和内在的宗教意识,即使在对底层人的人文关怀中,也闪现着鲜明的宗教伦理观,现代意识的人文关怀和传统的宗教信念,在作品中呈现出彼此交融纠结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以来的回族小说,以伊斯兰文化为价值底色,构建着“保守主义”倾向的宗教性叙事伦理,主要表现为以“清洁精神”伦理拯救世俗诱惑和道德沦陷困境中的人性之真与心灵之净,以“彼岸意识”伦理探寻生死相通和现世苦难追问中的轮回运转与超越解脱,以“神圣体验”伦理参悟万物有灵和宗教神祗领域中的幽冥哲思与神秘图景,以“母族皈依”伦理重觅精神漂泊和文化无根突围中的身份归属与本土诗意,伊斯兰文化孕育的叙事伦理,蕴含着对以“现代性”为价值主导小说叙事的宗教式反思与审美式批判。  相似文献   
7.
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春平 《宁夏社会科学》2009,(4):159-163,175
“新生代”的崛起与分化作为新世纪以来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如今已逐渐被主流文学史接纳,但这一现象本身所蕴合的意义却包含了现象学、文本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重意义,通过对“新生代”现象的解读则从一个侧面提供了透视当代文学所遭遇的新的历史语境转型的视野,进而探幽文学审美观念的新变,以及当代文化在对文学解构、传播、建构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最终重新定位文学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价值归属。  相似文献   
8.
9.
现代散文产生于王纲解钮的“五四”时期,在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努力下,现代散文摆脱了传统的载道命运,在吸纳了西方随笔的文学精神质素之后,形成了颇具晚明风格式的自由自在、独抒性灵的“士”风文统。而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中国文学普遍的纳入到了政治理念宣传的工具范式,尤其是同样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杂文等文体,由于创作与传播的迅捷性而繁盛一时,甚至一度沦为抗战政治宣传的文学工具,“士”风传统因而被拒斥与边缘。而以钱钟书、梁实秋、王了一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政治统摄逼仄的文化境遇中,却始终坚守五四散文个性化与自由化的文学精神,呈现出积极的“去政治化书写”的美学趋向,以此试图勾连和打通古今散文“士”风传统的文脉,显示出难能可贵的“士”风精神与自由主义立场,以及对散文文体之本体性特征的积极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