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符号学不仅是当前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显学,而且也是当今诗歌研究的重要方法,只是在中国国内,很少有学者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有一个例外:钱钟书先生多次在讨论中国古典诗歌时应用符号学的观念,可惜的是至今这笔宝贵财富没有人加以阐释和发展.介绍罗曼·雅克布森、罗兰·巴尔特、R.P.布拉克墨尔、迈克尔·里法台尔等人的符号学诗歌研究,并将国外的研究与钱钟书的观念作对照,用中国当代诗歌中的例子,说明这些原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兴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历代受到学者重视,但对有关兴的许多问题至今争论未休.兴本是一种歌词文体特征,将其还原到古今歌词创作的实践中加以考察,会解决很多争论问题.歌词的基本结构是呼应,而兴是呼的一种方式,呼的目的是召唤歌词下文作出应和.既然兴是呼唤后文,其位置必定在歌词开首,它可以"谐音"、"写景"、"点曲"等各种理由出现,不必与"比"合一.  相似文献   
5.
歌曲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符号文本。在文化传播中,歌曲文本很难单独传播,也无法作孤立理解,歌曲的伴随文本是歌曲文本与文化的联系方式。歌曲的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不仅是形式组合,也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构造。由于当代文化对歌曲伴随文本的过于热衷,可能致使歌曲文本意义本身的丢失,从而造成流行文化中的一些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6.
歌曲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文本,其文本性别身份,有着比其他文类更为复杂的建构和传播机制。在中国悠久的诗词发展史中,歌词文本性别身份的构成方式屡经变化,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在当代商业社会,歌曲生产和流传过程中的一系列符号性别主体中,歌手对歌曲文本性别身份建构的作用更为突出,歌手的性别身份不仅能为歌曲文本性别身份定型,且加深固有的性别文化,更有可能消解歌众的能动性,使社会文化对性别符号的定型化理解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7.
8.
流行歌曲必须把流行作为传达的目的,流行与否固然取决于很多文化因素,从符号传播的过程分析,歌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文学或影视的读者观众能够影响作品的命运,但只是在商业成功意义上,而流行歌曲作为符号文本的表意过程,取决于歌众是否“内化”这个文本,是否把此歌变成他自己的,接过去传唱.因此,歌众才是真正的意义歌曲文化实践者和延伸者.  相似文献   
9.
陆正兰 《江汉论坛》2007,(7):113-116
今日的中国诗,似乎已经走入无法挽救的消亡之路,同时中国歌词正越来越繁荣.这个强烈对比,使理论界和诗歌界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中国诗能否从歌词获得重生机会?本文回顾了中国诗史,看到中国诗的确一再回向歌词之根;20世纪初中国现代诗,也是从歌词发源,只是后来双方发展途径越分越远.目前文字拙劣的歌词虽然不少,但是词人队伍正在迅速扩大.本文的结论是,回向歌词,能启动中国现代诗的"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符号文本"三种解码论",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大众在文化产品的接受中并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但霍尔强调的"主动性"是解读与文本意图对抗.费斯克提出的"生产性"方式接受文本发展了第三种解码.本文认为文本的接收者可以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解码方式,即第四种创作式解码.这在以歌曲为代表的各种互动性文本中特别明显,此时文化产品的接收者构成"创作精英集团"强有力的他者.哈贝玛斯提出的共同主体论,为这种创作式解码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