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信息科技支持下崭露头角的数码艺术具备迥异于传统艺术的诸多特点。有一门学科从本质上为之定性,这就是数码艺术哲学。它具备漫长的前史,在当代语境中是哲学、艺术学与信息科技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数码艺术哲学将"艺术世界"作为自己的主要视角,将文理融合作为这种视角的依托。由此出发,数码艺术的特色在于:通过数码编程创造艺术世界,通过非物质性的数码文本展示艺术世界,通过联机性的数码媒体扩展艺术世界,通过可计算性的数码文化建设艺术世界,通过超中介性的数码现实进入艺术世界,通过人机共生性的数码进化丰富艺术世界。在从事数码艺术哲学建设时,既要汲取数码艺术所提供的新鲜经验,又要超越数码艺术具体实践的眼界;既要关注哲学与数码艺术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又要注重培养跨领域感受性,推进数码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双向思考。  相似文献   
2.
3.
黄鸣奋 《学习与探索》2012,(12):121-125
西方基于计算机的数码文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时从实验诗歌的角度关注随机文本的生成。60年代之后,人工智能、人机对话和叙事的关系获得重视,相关研究主要是程序开发者的自我介绍,还有来自理论家的审视与批评。超文本系统的开发给数码文学研究带来了新课题。不过,只是在80年代电子超文本小说问世之后,相关研究才升温。封装型电子出版物一度因其超文本、多媒体或超媒体特性而成为艺术家之所爱,并为理论家所留心,但很快就因在线超文本系统WWW的兴起而失色。研究者从90年代开始将主要注意力投向网络文学,探讨可编程媒体中的写作、阅读与嬉戏。21世纪以来,人们比以前更关注数码诗歌美学、计算机游戏和数码文学的关系、新媒体叙事技巧等问题。对于西方数码文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从符号性与身体性、天然性与人工性、语言性与情思性、体验性与表现性等多种角度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特质的总和。对人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医学家思培多克勤等人有关气质的观点、我国古代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人格分类法等。时至今日.人格仍是当代理论家感兴趣的课题,有关人格的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人格发展说、人格特质说和人格类型说三大类。事实上.人格是以生命机制的演化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因此,人格发展说、人格特质说和人格类型说可以在需要理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①。当然,“发展”、“特质”、“类型”同时代表了考察人格的三种不同角度。以下,我们将从这三种角度来分析电子艺术(包括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和新兴的电脑艺术)对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控制论、新行为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交互性在西方艺术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自觉倾向,并获得了计算机和网络的强有力支持。在计算技术与艺术理论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人们从媒体特性、艺术表现和程序开发等多种角度对交互性加以探索,出现了"远程通信艺术"、"向后倾斜交互性"、"计算表现主义"、"交互性诗学"等新范畴。  相似文献   
6.
超阅读:数码时代的文本变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计算机和万维网的普及,以电子超文本为对象的非线性阅读(即"超阅读")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超阅读的特点是追随链接以把握文本间性,实施跳跃以进行网上冲浪,提供选择以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在看到超阅读正向效应的同时,必须注意它所潜藏的丧失方向感、逻辑感、历史感的缺陷,相应地采取完善导航机制、实现自动连贯、确立价值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性发展与知识经济、全球化并列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三项重大话题。这一话题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认识的一个飞跃,而且对艺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将过去的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变化之一,是电影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电脑艺术等电子艺术的勃兴。在行将到来的21世纪中,电子艺术仍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文主要对可持续性发展与电子艺术建设之间的价值关系作一论述。一“可持续性发展”是1972年在斯得哥尔摩举行的世界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人类社会生态、媒体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变动促进了激进主义的流行。以此为背景,新媒体艺术中出现了激进主义倾向,其特点是反体制、反控制、反时尚。目前,对激进主义理念、角色、策略的研究正成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如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所言,范畴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同样,古代文论中的范畴,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某一作家或流派的创作要旨,洞悉某一历史时期的文艺潮流,乃至于划分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阶段。例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这就是说:诗史可取居于中心地位的一个或数个范畴作为里程碑:沈德潜《归愚文续》卷八《李五洲太史诗序》指出:“古来论诗家,主趣者有严沧浪,主法者有方虚谷,主气者有杨伯谦,主格者有高廷礼,而近代朱竹坨则主乎学。”可见,文论家可用某一中心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主张的标志。至于清代所谓“神韵”、“格调”、“义法”、“肌理”等范畴,分别代表不同的创作倾向,则早已尽人皆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郭绍虞先生,正是从辨析古代“文”、“文学”、“文章”等基本概念涵义的演变入手,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比较科学的分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