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女神》作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一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多年来对《女神》的研究基本上持单纯的社会历史批评法,很难逼近文本、深人堂奥。沈光明先生的新著《<女神>与太阳崇拜》(武汉出版社1998年5月版)一书则直接深入到《女神》深层的文本结构之中,探讨太阳意象的精神实质与内外联系,从而开拓出一种新人耳目的阐释空间,使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本书作者敏锐地意识到《女神》中有一个以太阳为核心的意象群落,它既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种审美概括,又是远古中国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2.
作为发生于1955年的所谓“胡风事件”的主角.胡风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真是如雷贯耳。也正是因为这一政治冤案的影响,多年以来,胡风本人的著作得不到完整地出版,胡风研究更是禁区中的禁区,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一个大的研究空白。胡风的真实的历史形象,胡风之于中国新文学的贡献与价值,胡风的文化史、思想史意义等等,也就一直得不到全面、客观而公正的还原,在历史的雾幢下失去了它应有的光芒。有感于此,当我读到钱文亮君与他的导师范际燕先生合著的《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时,也就觉得特别珍贵,认…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商业化浪潮、大众文学的双重冲击下,文学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纷乱无序的“无名”时代,而文学的这种无序状态,实际上是价值观念混乱、价值立场缺失的必然结果。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坚守人文主义的立场,维护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尊严,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命运的学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文学评论》、《东方文化》杂志和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于 3月 15日-19日,在华南师大举办了“价值重建与 21世纪文学”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我们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言发表于此,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曾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主要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照搬西方文学的模式,甚至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完全等同于欧化或曰西化。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尽管西方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并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创建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文学的传统思想和形态仍然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根基,是中国文学现代化之保持民族持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说,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并不是西方式的,而是保持了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从1917年到1921年间,中国文学最终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历史过渡,表现在诗歌领域,则是旧体诗的迅速衰微和白话新诗对诗坛的垄断。“五四”白话诗作为中国诗歌转型的开端,乃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历史联结点。中国诗歌发展到近代,已经“陈陈相因”,失掉了创造活力,对于民气国运已没有积极影响。于是,在清末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首倡“诗界革命”,提出诗歌“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①。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旗帜,长期的外交活动使他的文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他把域外的思想文化、奇异风物大量…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40年代新诗的散文化倾向龙泉明朱自清先生在1941年考察中国诗体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就较早地确认并肯定“散文化”是新诗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以对中国诗歌历史的洞悉为根据论述道:“过去每一种诗体,都依附音乐而起,然后脱离音乐而存在”,由诗而词而曲,无不...  相似文献   
7.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形成,普罗诗派则体现了这一运动的主要趋向。普罗诗派的主要诗歌形态——政治抒情诗,侧重严酷现实斗争生活的反映和无产阶级革命情绪的呼唤与鼓荡。普罗诗派的唯宣传的诗歌观念,使其诗美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作为一种复杂的诗歌历史现象,普罗诗派的成败得失,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都明显地存在着,我们对其不可作简单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施笃姆是自五四以来在中国最受喜爱、最富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小说名家的郁达夫,对于施笃姆就满怀着崇敬之情。他不仅曾致力于介绍施笃姆,而且在创作中多方面地接受了施笃姆的影响。特别是施笃姆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故乡的悲思”及其“带写实风的浪漫派的艺术”,更在郁达夫的小说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从“古典”向“现代”的转换──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作家的人格建构龙泉明(武汉大学中文系)人格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行为意向和态度的统一,是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不是抽象的,不是超阶级、超社会、超历史的,不是没有任何制约的自我需...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思想和理性氛围的熏陶下,中国现代作家把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世界作为思维的终极目标。他们都倾向于把文学看作是“人学”,即以社会和人为客观研究对象的学问,这就必然以客观社会生活作为文学生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观念的形成自然与传统艺术思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