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意识形态自我意识把自己定位为某种认识性的知识和知识性的认识。但从语用学的视角考察,意识形态却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伴随强烈意志和浓厚情感的社会行动,其行为样式为以言行事。由此一切具有目的理性的意识形态都必须遵从推动话语"成事"的条件而进入交往世界,按照成就交往行动的普遍条件具体设计和选择符合当时历史语境的交往平台即语前仪式,然后主动利用话语接受的语用法则自觉控制话语过程,调节话语对象、话语情感和话语方式,在自然而然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最终达到把听众带入意识形态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甘被哲学世界边缘化,人们普遍要求拥有中国的哲学话语权,并提出各种不同策略,其中尤以本土化最为大声,个中要害为"特色"立国,认为以回归本土资源、本土方式、本土问题这种"土"法,就能抓住世界眼球而夺得哲学的中国话语权。但是,仔细分析,关注背后的心态各种各样,话语权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由"关注"确定,更重要的是发自心底的尊重和庄严的倾听态度。而只有思想创新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厚的价值感,不但引起关注而且激起对话欲望。按照认识论分析,创新无定式;而按照思想交往规律,越是包含某种共同点的思想活动越容易引起关注并达成理解。因此,在学术国际化背景下,应该采取开放和开明的态度鼓励中国学者以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展开多样的哲学创新研究。须知,话语权是一个社会交往关系概念,标志交往主体的权威性,它不会紧随单个话语应声到来,相反唯有通过大量的创新话语积累才能确立,因此需要密集采取关于哲学创新的有效社会动员措施并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3.
卓越课堂是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然而农村学校各班的学困生客观存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卓越课堂,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研究是每个一线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加上企业竞争市场的激烈化,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ERP系统为信息管理平台。因此,本文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ERP系统的设计加以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学科与学术研究的价值。其所具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和历史信息,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开启心灵智慧和道德修养的绿色基地。对古村落的保护,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地方对此进行了努力探索实践,但古村落遭人为、自然破坏的形势依  相似文献   
6.
以文本为哲学的兴趣中心是中国哲学平淡化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未来哲学要饱含激情并富有作为就必须实现从文本到存在的转向,让存在诱导民族智慧的释放.而这种转向首先要求哲学的认识主体添加原创气质,即在自我意识中完成从文人到学者的定位转换.为此,要积极地培养原创人格,同时,要把哲学史家式阅读转换为哲学家式阅读从而获得真正的哲学家教育,用自由探索意识取代语境依附教条,抛弃主观任意的论断而坚持严格的逻辑分析和建构.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哲学一直普遍欠缺使自己拥有科学性的两大要素,即保证认识的逻辑有效性的特定思维方法和与哲学知识的逻辑属性相匹配的能够合法启动研究活动的存在对象。这种缺陷使得哲学无法形成正确的哲学概念,相反被它的普遍性要求所引诱而在终极真理和无限世界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从而摇摆于均无认识必然性和逻辑有效性的分析的形而上学与独断式综合的形而上学之间,造成连绵的争夺真理王冠的战争。能够让哲学获得科学有效性而逃脱混战状态的是综合方法和理性所确认的作为哲学对象的某种普遍存在。哲学由此成为对象有限或确定而可以展开具体论断但仍然保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同时,哲学因自己对象的理性认识化而成为有条件开放的,其可研究范围必然受到理性成功发现普遍存在的能力和机遇的限制,只有在认识的历史中扩展认识对象乃至达到世界整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文化研究的实证方法之外提出了批判式研究计划,试图复兴关于文化的哲学研究,用以克服实证研究的经验主义性质所内在的逻辑缺陷及其产生的文化相对主义等诸多困难,最终超越和平衡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的批判式研究具有逻辑思辨特性,以前提批判为自己的本质,特点是能够达到有效的普遍论断.其具体的合理实现方法为综合式前提批判,而关键在于寻找能够满足彻底前提批判要求即没有独断嫌疑的认识原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一直流行的带有机械归纳倾向的文化研究方法,忽视了认识形成的能动性和超越性,片面依赖认识的经验出发点,因而带有先天缺陷.它所内在的逻辑局限,造成以往文化研究的综合病症:文化定义失去逻辑公度性,而被纷繁的文化现象主宰和分裂;方法论上的实证教条盛行,陷入文化反思和文化对象之间的逻辑循环,从而消解了认识的有效性;文化中心论与文化相对论都得到关于自己合法性的认识论辩护.为了有效地推进文化反思,我们必须进行理性主义的批判式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士林从思想史语境中发掘文明精神结构--真善美--的工作目标具有先验批判品格,富于理论建树意义.然而历史语境的经验性使其夹带某种与先验批判的纯粹逻辑普遍性要求的不一致性,成为一种不纯粹的先验批判.其消极影响是,这种先验批判的论断有效性缺乏必然保证.因此,应该努力寻找能够完成关于真善美的纯粹先验批判任务的逻辑语境,在这种纯粹先验批判中检验那种历史语境下展开的先验批判的真理性,即在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之间的切合中充分肯定和巩固这种先验批判.为此,笔者将真善美问题依其与存在的直接相关性而向普遍存在形式还原,并从意识存在中寻求超越主客对立的更高抽象水平的普遍存在形式,进而把真善美逻辑地确定为普遍存在形式的不同构成内容分别向特殊存在作评价使用的结果,由此,真善美被具体地统一于普遍存在形式上,并通过意识对存在形式的追求这一中介而成为精神活动的带有动力属性的普遍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