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价值评价对认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渝政 《学术探索》2001,4(3):60-62
主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客观的尺度,而且要遵循主体自身的尺度.不仅要求认识客体的客观属性,而且要求客体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这样一来,人认识客观就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而带有许多主观因素,具有一定功利色彩.因此价值评价对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寻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的发展。在储方面的发展中,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因此,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强调人的发展。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才能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制度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格局和领域,制度建设也纳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科学系统。文明是指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出现,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通常人们把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成果;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创造精神财富的成果。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历史在西方不过30余年的时间,在中国不过10余年的时间。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伦理学从悄无声息到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表明中国在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经济谋“利”、伦理求“义”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和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这一切推动着中国经济伦理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不和谐.然而,追求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这一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关于观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创新”一词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里,出现了343次,是他使用最多的概念。[1]而观念创新又是一切创新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一切思想观念、理论创新中,“三个代表”则是思想观念、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科技伦理作为一门学科是否能够成立,学界对此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赞成者认为, 因为科学可能被滥用,如果一种伟大的力量被滥用则会对人类带来危害,因此从那时起就提出了科学伦理的问题;反对者认为, 所谓科学伦理存在的理由,无不建立在谣言的基础之上,科学伦理只是宗教反科学势力为了掩盖其原教旨主义的本来面目而使用的一块遮羞布.笔者认为,科技伦理要有能够存在的理由,就必须确立科技伦理研究的对象,明确科技伦理责任观的基本范围.  相似文献   
8.
自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一种工具,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其在现实中的展开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反思与总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基础,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使用的许多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辩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人们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挑战权威、超越自我、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等精神状态,要靠辩证思维来孕育、激发和强化.  相似文献   
10.
人 ,作为认识的主体 ,具有能动性 ;主体认识的能动性 ,推动了人类认识的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 ,主体认识还具有与能动性相反的另一特点———受动性。受动性与能动性是主体认识所固有的二重性。我们在肯定主体认识能动性同时 ,还应对主体认识的受动性予以揭示和探讨。这对于我们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唯意志论有重大意义。“受动性” (Lehdendsehn)这个术语来自费尔巴哈。“受动”是唯物主义的经验原则 ,它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不是来自神或“绝对精神”的启迪 ,也不是主观自生的 ,而是由客体引起的。费尔巴哈提出“自我是有形体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