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2007年,《色︱戒》上映,旋即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文化事件,引发了跨界的批评互动。张爱玲与李安的名字叠加,先验地结构了这部影片所萦绕的复杂张力——文本、性别、欲望、国族等。其中,无论是以张爱玲的小说评论李安的电影,还是从李安的电影反观小说,《色︱戒》都遭逢了改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质疑。李安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对故事性的捕捉、间谍片的类型把握以及对老上海风貌的精致勾勒和铺陈。在人物心理方面,他将张爱玲的克制和冷眼变为一种温情和懂得,从而打开了小说中隐而不显的空间和张力。在小说《色,戒》与电影《色︱戒》之间,李安用蒙太奇的方式制造二者叠合与互文的关系,用影像"大开色戒"。  相似文献   
2.
张霖源 《天府新论》2018,(2):124-130
在有关北京中轴线的研究中,尤以侯仁之的《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一文为代表,里面不仅勾勒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轴线的两次大“变形”——天安门广场的兴建和中轴线的向北延伸,也从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出发阐释了中轴线变形的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则试图从两次变形切入,分析其中所涉及的视觉表征和空间政治的转换,以揭示中轴线被升华为奇观的意识形态症候。需要强调的是,奇观(spectacles),不应仅仅从表象的层面上来理解,据情景主义国际的创始人居伊·德波的观点,“它是已经物化了的世界观”。因而本文借由奇观所要考察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对中轴线的可见性建构以及其中交织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霖源 《天府新论》2015,(2):124-131
在艺术史和文化史的批评视野中,挪用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图像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图像脉络和意识形态主题。当怀旧、嘲讽、自省等词汇杂糅起来试图解读挪用中的象征时,图像符号在不同话语中却呈现出表意的暧昧,这是由符号意义的不定性所造成的。对它的捕捉需要潜回毛泽东时代美术作品的表意系统,把握视觉修辞对意义的生产及权力关系。本文从这一时期图像内部重复出现的物——"红宝书"、收音机和像章——切入,分析它们所具有的拜物教式的物神特征及其符号效果。在主体与物的关系中,它们分别主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不同感官性中组织画面叙事和表意逻辑,通过反复和差异的图像修辞建构意义的链条,这一时期的图像生产也就呈现出指涉系统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