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戴华兴 《天府新论》2007,(6):151-153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中共中央的部署,规定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面向2006级全体新生使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新教材的体系建构,实际上意在从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生命空间的建构。为此,课程实施的重点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精神维度:引导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理解;着眼于对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注重对公共精神的倡导和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以绵延五千年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载体 ,其丰富的精神道德资源 ,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和人格塑造的道德教育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考查和探索建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条通往德性之路 ,我们认为 ,应增强教育中的文化性、主体性、教育性 ,应建构动态、开放的教育过程 ,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氛围并对道德教育的时空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3.
戴华兴 《天府新论》2004,(3):142-14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与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