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战时期政治和文化水乳交融。抗战文化具有多元性 ,建立的基础是多元政治。多元必然带来相互间的碰撞。抗战文化的主流是以郭沫若为旗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在以围城)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谈起。一、“某一部分社会”,到处是“围城”自称与罗素有交情的诸慎明转述这位英国大哲学家的话说,结婚就像金漆的鸟笼,外面的鸟想飞进去,里面的鸟想飞出来。苏文纨说法国人不这么讲,他们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如果理解仅限于此,那就显得过于狭窄。方鸿渐说:“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也就是说,“人生万事”都是金漆的鸟笼、被围的城堡。显然,将其象征意义大大扩展了,推广…  相似文献   
3.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与罗淑的《生人妻》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两个短篇。这两篇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对《为奴隶的母亲》一直评价很高;但对《生人妻》,除个别文学史有所提及外,一般都未予以重视。比较一下这两篇小说,我以为,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4.
<正> 大后方小说以其耕耘者众多及特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近些年来,由于逐渐改变了对抗战文学的不公正的态度,包括大后方小说在内的整个抗战文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就大后方小说来讲,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研究的立脚点多在文学价值的分析、美学上的观照、社会学的估价。这无疑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但如果再扩展研究的眼光,沿着时间隧道回溯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文化,就会觉得还有必要拓展研究的地平线。本文拟就大后方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族正气贯长虹——中国抗战文学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空前强烈的民族精神激荡着神州大地。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应该看到,这种民族精神是我国历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古代民族精神有时还带有某种狭隘性的话,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无可怀疑地具有大中华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文化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这个文化的主流。抗战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亦即以多元政治为基础、人民群众为对象、富于批判为活力。这个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为我国新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礼教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见诸于文字的神话传说中完全可以看出蒙昧时代我们祖先那种井然有序、彬彬有礼的古朴生活。自从跨进阶级社会的大门,随着人类出现而逐渐形成的自然古朴之礼被统治者人为地异化了,使其日益显出了强制的色彩。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是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中,由孔子奠基、为后世儒者发展并为历代治者大力推崇的既有理论阐释又有法律效应的封建礼教模式。但是不是原始古朴之礼就消声匿迹了呢?没有。它在民间有深厚的根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充实,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是两种迥然有别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礼教模式。这样讲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有一个阿Q形象系列,这个系列表现了盲目自大打肿脸充胖子、抬高身价拉大旗作虎皮、显现能为以博众誉求精神上的胜利。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具有“愚乐”的特质,还有因思维反常引起的讪笑。精神胜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它生存的土壤,它是扭曲了的传统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辉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运动巡礼文天行大后方的抗战文学运动,无论从中国文学发展还是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抗战八年,文学运动就持续了八年,对文学的发展、现实的促进都有深远的影响。它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罗荪说:“抗战时期国...  相似文献   
10.
讽刺,是鲁迅小说的特色.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一鲁迅运用讽刺手法的显著特点,是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划时代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鲁迅积极参加了这场决定祖国命运的战斗.他在《孔乙己》、《药》、《头发的故事》、《风波》等小说里,把讽刺作为武器,向腐朽、没落的旧世界进击.《孔乙己》是篇脍灸人口的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这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孔乙己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