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克思是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还是以某种正义观评价资本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都混淆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忽视了在以解放为旨趣的马克思的批判社会科学中,对社会的科学认识与对社会的正义评价是内在联系的,而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是无法离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奋斗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战是运用经济手段对一个国家经济体的脆弱性进行致命打击。研究发现,苏联在后期主要依靠出口石油换取美元,再用美元大量进口粮食,由此也形成了其国民经济体系对粮食、美元、石油等战略物资高度依赖的脆弱性。而美国则利用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不仅导致苏联的外汇储备耗尽、无力进口粮食,也招致了致命的外部打击。鉴于此,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思考中国的经济弱点和面临的风险,而保障战略物资安全、优化平衡经济结构、优化壮大国有企业,对于消除经济的脆弱点和提升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梁孝 《学习与探索》2007,2(5):38-42
社会科学是中立的科学还是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社会利益服务的科学?随着社会科学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社会上对社会科学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学术界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与西方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地位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争论。这些问题都涉及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这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出现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由苏联教科书体系形成的社会主义传统认识存在着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悖论,成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突破口。突破单线式历史发展观,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逻辑出发,明确现实社会主义是一种作为民族解放的社会主义,才能有效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掌握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跨国垄断资本形成了中心—外围的双层垄断结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方跨国资本不断向中国产业核心渗透,并力图把中国产业纳入垄断结构之中。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这种跨国资本的垄断结构已经开始挑战并威胁中国的产业安全。在参与全球经济的进程中,国家必须发挥作用,并通过反垄断、扶持战略性产业、注重高端产业的整体性来维护中国的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的双重维度及其向意识形态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具有双重维度,它既是科学的认知符号体系,也是作为权力工具的符号体系,它在反映社会的结构和秩序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其研究的主题。西方社会科学产生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中心,是维护着这一体系的地缘文化。当它从世界体系的中心转移到边缘时,其科学维度的消失使西方社会科学可能转化为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对这一可能性及其危害保持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梁孝  张建伟 《学术界》2007,(2):256-261
价值中立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它坚持把事实的描述与事实的判断区分开.社会科学的独特性是以语言把握人类行为的意向性,它不能对人类行为仅仅进行外部观察,还必须进行意义解释.因此,社会事实的描述必然依赖于评价体系和评价体系的选择,而描述社会事实的价值语言必然包含着评价.价值中立原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专家治国论是西方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它主张技术专家全面管理社会。它的合法性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培根把科学家视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圣西门认为科学家代表实业社会的理性原则;现代工业社会论认为技术专家的权力源于生产领域技术的要求。当代技术统治论已经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梁孝 《兰州学刊》2004,(5):66-67
新自由主义历史发展观认为市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道路。其思想内容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翻版 ,其思维模式是线性的历史发展观。它遮蔽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真实秩序 ,造成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误解 ,进而误导落后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梁孝 《天府新论》2005,1(2):16-19
社会科学本土化长期局限于以普遍规律为前提的普遍与特殊的模式中。西方社会科学的特有视角及其相应的实证主义主流传统使它不可能实现其所追求的社会普遍规律的目标。因此 ,社会科学本土化必然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视角转移。一是从世界体系的中心到边缘的视角转移 ;二是从西方的生活世界到对我国生活世界视角 ;三是从理论者到实践者的视角。由此 ,才能从中国本土的视角出发形成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