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王洛忠 《学术研究》2000,(10):44-46
目前,我国公共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费强税弱”。本文在分析了导致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之后,指出了“费改税”的实质在于规范政府收入机制。顺利推行“费改税”政策的基本思路是先清理,后规范;先中央后地方;并且要合理划分“费改税”后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4.
5.
对非营利概念理解不准确、筹资动力先天不足、社会公信度不高、筹资策略与能力不够,导致中国非营利组织普遍面临筹资困境,其主要表现为非营利组织对政府依赖过强、自创收入偏少、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总量匮乏等.为提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在宏观层面上,应当正确处理非营利组织筹资与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非营利组织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社会公信力,运用新型的筹资策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6.
新名词下的旧观点——评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朗西斯·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从文化角度出发 ,解释一个国家私营企业组织和经济结构发展的状况。他认为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国家容易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私营大企业 ,而具有较低社会资本的国家则与之相反 ,因此 ,中国等具有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私营大企业和总体经济发展隐忧重重。本文在肯定其部分结论合理性的基础上 ,指出其理论框架是一种新的文化决定论 ,其论证方法缺乏历史研究应有的客观性、全面性 ,造成其具体观点的主观性、片面性 :中国难以产生现代的私营大企业是历史和现实中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能片面归结于社会资本的低下 ;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政治儒教 ,而不是广义的儒家文化 ,才是导致社会资本低下的深层原因 ;日本团队主义的文化模式有其自身弊端 ,更非保证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神丹妙药。对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认真思考 ,避免盲目附和 ,是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8.
试析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微观层面的反映 ,经典现代化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他们指出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内涵 ,而现代化的制度环境则是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现代人格中工具理性的因素 ,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成分 ,可能导致现代人格的失衡 ;同时 ,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 ,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问题有所局限 ,需要我们批判地、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利益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府没有任何自身利益的论断应被理解为一个目标而非现实。政府利益是一柄“双刃剑”,其基本利益和角色利益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与基础,其失常利益则冲破了必要的约束和界限,扭曲变形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个人利益。因此,应该确保政府基本利益和角色利益的实现,遏制失常利益的竞逐,在此基础上处理好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环境政策执行对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府际关系视角,通过构建三个博弈模型,对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从横向府际关系来看,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谋行为",负面的"共谋行为"会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从纵向府际关系来看,行政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机制,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治锦标赛背景下,会造成政策执行的"囚徒困境";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央政府的监管举措是约束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必要条件。为此,地方政府间应增强互信与信息共享,中央政府必须创新政策执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推进区域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