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郑晓韵 《天府新论》2005,(6):127-128
在苏轼的词<减字木兰花>出现了三个处于不同审美阶段的"意",第一个"意"--审美期待,第二个"意"--"立象以尽意",第三个"意"--表达艺术目的以及对文化艺术的反思和内省.在消费社会和当代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对美学泛化的问题,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继承发扬文学艺术传统,正确运用文学的国民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把握自我价值,超越自我,回归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一直是中西方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今天的语境下,我们又应如何来看待浪漫主义则是一项新的任务.哈罗德·布鲁姆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研究专家,他在1960年代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评估赋予了浪漫主义在西方学界解构之后建构的重任.在布鲁姆看来,浪漫主义是欧洲民族文化的在现代世界的复兴.浪漫主义是第一次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思想运动,但是它不是一个统一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现象.重新审视浪漫主义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是过时,而是一种真正直面传统的行为.只有厘清传统,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自浪漫主义传入中国之始,就伴随着中国文学史上有没有浪漫主义这样的问题。不管是西方学界还是中国学界,浪漫主义的概念一直呈现出不可控制的歧义性。长期以来,我们都将浪漫主义简化成一种创作方法,这与西方学者视角下的浪漫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重新回顾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浪漫主义对我们理解、深化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1960~1970年代重估浪漫主义运动是英美学界保守派人文知识分子为了抵御欧陆哲学理论对英美人文批评传统的侵蚀而作出的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回顾哈罗德·布鲁姆在美国1960~1970年代的重估浪漫主义运动中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诠释,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的焦虑理论不仅是布鲁姆极富独创性的诗歌批评理论,也是布鲁姆自己在美国社会和学术界中最为真实的写照.布鲁姆作为犹太移民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成长中充满了斗争和矛盾,这也为影响的焦虑理论定下了极具个人特性的基调.布鲁姆在影响焦虑理论的后期发展中彰显了自己的身份诉求,并由此建立属于自己独特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对西方文化的释经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