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语》不是纯粹的由一人或者一个团体编定完成,不管是孔门弟子,如仲弓子夏子游,还是孔门再传弟子,如曾子或有子的门人,抑或是子思,实际上《论语》是层累地造成的。这并不是说,《论语》完全由散乱的语录在不同时代结集起来,而是由主体文本与附属文本组成的。这个主体文本就是仲弓子夏子游子张子贡有子等人在孔子逝后,召集众弟子完成的;而附属文本则是曾子门人记录的曾子语录以及其他孔门弟子语录。  相似文献   
2.
陈华波 《南方论刊》2007,(10):96-97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亮点之一,本文就文学类文本主要阐述如何夯实探究基础,拓宽探究广度,构建平台鼓励学生个性思考,结合生活提升探究深度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培养其探究能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纲常思想的演变存在一条线索,即德行与秩序之间的互为主次关系。“纲”为秩序,“常”为德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早期儒家认同在德行基础上形成的差等秩序,注重用德行来约束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各有职分,其关系乃是双向的,而非片面的无条件服从。而后则是倾向以加强势力来统一思想,达成社会共识,稳定社会秩序,注重用人伦秩序的规范来成就德行。德行基础上的人伦关系在政治实践中会显得松散而脆弱,不足以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完全用“三纲”思想保障权威以达成统一秩序,又会压抑社会与人性。“纲常”思想需要将“三纲”和“五常”牵连在一起,互相制衡,使两者不至于各走极端。只有在此意义上,“三纲五常”思想才是具有历史进步和现代价值的,才能重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