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冯友兰的人格学说和人生境界说联系在一起 ,呈现出以境界说人格的独特思路。他对理想人格学说的阐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在理想人格的构成成分上突出实践理性品格 ;圣贤人格的设定带有平民化色彩 ,又显出道义原则优于功利原则、群体原则优于个体原则的价值取向 ;理想人格的培养是在生活世界中不断觉解和用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进化论进入中国呈现出三种主要的面貌,即作为科学知识的进化论、作为价值的进化论和作为方法的进化论.进化论在方法论层面的运用带来新的"景观","发生学方法"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景观".杜威、胡适和贺麟等都对此有所论述.胡适的"历史方法"与杜威的发生学方法有一定的距离,贺麟则对杜威的发生学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他对"独断的进化论"和"方法的进化论"的区分深化了现当代中国思想家对进化论的理解和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化的认识.无论如何,胡适和贺麟都确认"方法的进化论"的合理性和对于中国思想世界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启蒙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康德的启蒙传统或者西方的启蒙运动.犹太启蒙哲学家门德尔松的启蒙观提供了另外一个参考的视角.他的启蒙观包括如下内涵:第一,启蒙关乎理性知识和理性反思能力;第二,启蒙分人之为人的启蒙和人之为公民的启蒙;第三,启蒙存在衰退和误用的可能性.门德尔松的启蒙观为当代中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三点启示:第一,从教养的角度理解启蒙,从而重新估价儒学的教养资源在启蒙过程中的作用;第二,启蒙有不同的层次与向度,但是都基于对理性的认可;第三,对启蒙的消极后果和辩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现代性的批判常常导向对理性和启蒙的批判,认为启蒙运动就是理性运动。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康德的启蒙概念不仅与理性、而且与责任有关,既指理性的启蒙,又指责任的启蒙。启蒙理性是负责任的理性。康德和“五四”思想家分别代表了两种启蒙观,即形式性的启蒙观和实质性的启蒙观,前者注重理性的负责任地运用,后者注重理性运用的责任目的,即为民族国家负责。在现代中国,实质性的启蒙观念与救亡观念具有某种共生性,责任是连接启蒙与救亡的中介。进入21世纪,中国的现代性任务已经从救国救亡向富国强民转移,与此相应,当代启蒙事业的方向也应该发生转换从实质性启蒙转向形式性启蒙。  相似文献   
5.
责任与他者--列维纳斯的责任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责任是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中的主要观念.他对责任的阐述集中在四个问题上.第一,在负责任的生活与哲学关系上,他强调责任生活的优先性.第二,在为己责任与为他责任的关系上,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前提.第三,在责任与行动的关系上,指出责任即回应,具有言说的结构.第四,在责任与主体性的关系上,他提出带有主体间性的责任主体观.列维纳斯的责任观显示出与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同的另一个伦理维度,即为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胡适融通传统治学方法和杜威的科学方法 ,确立现代学术研究的新范式 ,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学术史上看 ,胡适新范式开启学术研究的新路径 ,预示一种解释学的转向 ;从思想文化层面看 ,胡适新范式又具有思想解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胡适的存疑原则及其理论渊源顾红亮怀疑是一个颇启人思的字眼。在胡适的实验主义哲学里,存疑原则也是一个富有多重意蕴的概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从方法论层面加以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它的内涵的丰富性。本文认为,胡适的存疑原则可展开为多重向度: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8.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成为一个本体论的事实。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一旦发生碰撞,自然就产生跨文化传播问题。胡适身处新旧思想升腾喧嚣的转折时代,他对文化的移植问题十分敏感,也颇多感触。其中不乏精彩之见,本文于此稍加梳理。(一)工具合理性行动近代以来,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不是主动的,文化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的现实目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传播工作方成为知识分子的自觉。学贯中西的胡适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中国处在这个现代世界里,文化上比不过西方;既然国门已被打开.双方的交往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权利的个人观是现代个人观的主要内容。胡适主要围绕权利的个人在现代中国如何得以确立进行了论述。权利的个人是在维护权利的政治实践过程中确立起来的。如何维护个人的权利?胡适谈到了三种实践方式:一是通过立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二是通过民主政治参与活动培育个人的权利意识;三是挖掘传统的政治思想资源,以接引权利思想。立法、政治参与、传统资源分别从三个向度回答了个人权利如何维护的问题,也从三个途径担保了权利个人在现代中国确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1月8日至11日,“时代思潮的回顾与前瞻——冯契哲学思想讨论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大会由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学术月刊》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兹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时代思潮的梳理与前瞻 有学者总结了贺麟对近现代哲学思潮所作的梳理、剖析工作,指出贺麟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时代思想的发展变迁、并将这段哲学史概括为实用主义思潮、辩证唯物论思潮、古典哲学思潮依次迭兴的历史过程,并认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外来学说的绍述不能代替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要推进中国哲学的新发展,必须走会通中西、综合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