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筷子、变形金刚和童年梦——文化环境的内涵纵览国际学术论坛,文化研究是20世纪后半叶长盛不衰的“显学”。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文化学研究更是一个大热门。近年来,这方面的重要著作包括研究大众传媒、流行艺术、广  相似文献   
2.
通检钟嵘《诗品》,“兴”字出现九处,而从诗学范围来谈的则有七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斡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着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诗品序》)“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且辄书.内元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诗品》卷上)“其源出于王粲.其体华艳.兴  不奇。”(《诗品》卷中)“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主张编写一部中国文学史学史,理由似无庸多说。一则现在已到了世纪之末,距离本世纪初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问世差不多足足有一百年进程,确有许多东西值得回顾反思。而若要上溯中国古代有关文学史观念和文学史研究的传统,则历史更为悠久,可借鉴的内容也愈加丰富,这些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真的梳理。其次,从较切近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繁盛时期,著述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立意之新、勾稽之深,均属空前,不仅呈现出异彩缤纷、叫人眼花撩乱的景观,并且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乃至发人深省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探究、总结和提炼,以利于今后文学史撰写工作登上新的台阶。再一点可注意的,是最近期间学术界发出的建设中国文学史学的呼声,它不满足于单纯从事文学史的实践,更要求对文学史工作自身进行理论检讨,或者说,要在大量的文学史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原则来,诸如中国文学史的性质与任务、对象与方法、结构与形态、分期与分段以及文学史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历史与当代、人本与文本、他律与自律、逻辑与随机、宏观与微观诸种关系,虽然在以往的文学史编写实践中也常有所触及,而明确归结于文学史学的理论建构并引  相似文献   
4.
“面向新世纪的马列文论研究”学木讨论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于2000年5月8日至5月11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聚首上海社会科学院,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前瞻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与以往会议及同类议题相比,参加本届年会的专家学者更注重的是“前瞻”,而不是“回顾”。面对世界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发展趋势,佛山大学社科研究中心萧君和认为,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代实录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巨变。志士仁人蒿目时艰,十分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及广大民众的疾苦。作家们与时代脉博息息相通,及时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天启七年(1627),熹宗驾崩,魏忠贤事败,人心大快。崇祯年间即有好事者敷衍魏忠贤事,编成传奇数种。张岱再加改编,名《冰山记》,搬演于绍兴城隍庙。以同类题材结撰的小说,还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和《警世阴阳梦》,《闲评》多种。《铸机闲评》以魏忠贤一生经历为线索,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与凶残,歌颂了东林党人的高风亮节,还述及白莲教起义和苏州民变。此作如一幅明…  相似文献   
6.
论改革开放以来主导文化视野中的流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流行文化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然而,在主导文化看来,流行文化的“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正是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而这一“低俗化”问题的实质在于流行文化具有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是中国小说极为繁荣的阶段,无论是小说刊物种类,小说出版的字数,翻泽小说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都可与晚清小说相颉颃。但民初小说的研究工作,至今仍几乎足一段空白。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完晚清小说便结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仅仅在讲五四文学革命时,把它作为革命的对立面略提一下。于是,民初小说便基本成了一块两不管的空地,我们对民初小说的认识,至今仍停留在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水平上——骂倒算数! 历史的研究需要有一个积淀期,因为历史的因果锁链实在过于复杂,往往要在几十年后,才能理清它发展的各种线索,对某一现象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8.
乡村梦掩映下的田园意趣 一说到乡村,就免不了会让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生发不少美好的联想。人们普遍得出的印象是:乡村的空气永远清新,到处绿野葱郁、山环水抱、景色优美,庄户庭寨宁静自然、风土宜人,不光天空是蓝盈盈的、阳光是金灿灿的,而且飞鸟走兽都是欢快闲适的,鸡鸭鱼肉、五谷果蔬也是绿色无污染的,就连每天要喝的水都是甜的,那里的男女老少待人接物起来,也明显要真诚厚道得多。总之,搜罗起乡村的好处来,差不多就是这好、那也好,装满一筐又一筐。  相似文献   
9.
1993年以来,著名诗人桂兴华满怀政治激情,精心创作并先后出版了《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种子——张江抒怀》和《又一次起航——写给终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八十年代中期,刘晓波以其“突破说”向李泽厚的“积淀说”提出了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岑寂以后,现在美学界对这场论争又引起了关注。这种讨论对于美学、哲学、文艺学、文化学乃至心理学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笔者思考的问题是:积淀是必然的,超越 (或曰“突破”)是必要的,它们之间可不可以达到统一呢?这种统一的契机或中介又是什么呢?本文仅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及其同积淀、超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