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张康之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等构成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它通过对总体范畴的重新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构筑一种所谓的"人的解放"的道路。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本文从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市场机制得以顺畅运行所要求的外部环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将更丰富,并将进一步成熟起来。然而,在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市场的关系,否则,易于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失败,使其难担保障之责。经济运行的领域和场所是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有结论,并用以来剪裁现实的做法,还是借口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别而割断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联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没有否定或取替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今天乃至以后,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都需要从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一些国外学者也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是,有些记者往往采取“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专注于理论的“当代意义”,缺乏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把握,因此,一些结论和观点显得较为单薄和牵强。只有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找到启迪,才能为揭开苏东剧变之谜寻找一些线索。一、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既包括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也包括恩格斯晚年对东…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国家和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体化过程,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可以作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7.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滞后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论证在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蓬蓬勃勃地发展着,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可是,与这一实践相比,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特别是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现的角度作出理论说明却是很不够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困于对唯物史观的如下一个重要理论的理解造成的。这一理论在一些文章、专著以及有的哲学教科书中是按如下逻辑表述的,即五种社会形态是“依次演进”的。按照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它是不合乎社会…  相似文献   
8.
翻开历史,我们发现,早在马克思恩格斯还在世的时候,就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常常遭到歪曲。在第二国际后期,历史唯物主义的庸俗化达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进入20世纪,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脱离现实的“教科书”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在西方则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近年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重大挫折,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这些问题都超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的视野,并反射到理论上去,向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哲学本体论是整个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一种新的哲学学说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对本体论问题的新的回答。现代西方有些哲学家试图把本体论问题“悬置”起来,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哲学学说中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任何一种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观点,都将有一个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这个基础或出发点就是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辩证的物质本体论,从而结束了哲学史上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争论。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过程中企图在本体论这一重大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修改,用所谓实践本体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穿越思想的迷障──恩格斯的哲学史研究聂锦芳一、贯穿一生的学术主题思想史发展到19世纪初期,同以往相比已呈现出相当复杂的面貌与内涵,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纷坛的社会变动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一个综合过去全部优秀成果而又有突破性创造的新世界观体系在崛起。对这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